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今年民政工作要点确定,其中提出将推进全市50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全市2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等。
大力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
● 结合城市社区嵌入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今年年底前推进全市50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
● 探索适老化改造市场化发展路径,鼓励和支持社会老年人自费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环境。
● 结合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创建工作,推动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上线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智慧养老服务。
着力推动农村养老提质升级
● 完善农村“集中+居家”四类养老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 持续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今年年底前推进全市2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推进25个已转型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服务。
● 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标准化发展,在每个乡镇选取1个村级养老服务站点,打造为示范性标准化村级养老服务站。
● 今年年底前在全市打造120个示范性标准化村级养老服务站点。
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 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银龄行动”,大力开展“敬老月”“敬老文明号”等敬老助老主题宣传教育实践和评比活动,开展老年人优待工作,按规定做好高龄补贴、护理补贴的发放。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
●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完善专项社会救助、加强急难社会救助、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鼓励开展慈善帮扶和其他救助帮扶,分层分类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确保“应保尽保”。
● 适时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救助补助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探索构建“动态监测、需求评估、资源匹配、精准服务、监管有力”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做好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工作。
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 开展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以当前市、县、乡三级救助服务站点为基础,向街道(镇)、社区(村)临时救助点开拓,打造涵盖照料服务、寻亲甄别、中继转介、安置落户、专项庇护等功能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落实完善儿童福利保障政策
● 扎实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细化服务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和“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
● 持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推动儿童福利机构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开展。
落实残疾人福利政策
● 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加强补贴政策宣传和发放资金监管,强化数据对比和动态复核,推动补贴档案规范化管理。做好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全程网办”和“跨省通办”服务。
着力做好社会事务工作
● 强化地名管理服务、不断深化殡葬领域改革、持续推动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 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能力。积极倡导文明简约婚俗礼仪,推动结婚颁证服务创新。拓展内地居民结(离)婚登记“跨省通办”政策宣传广度,引导登记服务、颁证服务创新,让登记领证更具仪式感。
洛报融媒记者 余子愚 实习生 陈嘉豪 通讯员 张倩倩 毛润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