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蒋颖颖 通讯员 岳霄)洛阳地铁项目在5个评估维度中获得满分!5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国际发展评估协会2025罗马会议召开。洛阳交投集团负责人受邀视频连线,向全球分享洛阳地铁项目实施经验,这是中国项目首次被纳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经验体系。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发起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注入资源,对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形成补充。2018年,财政部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签订协议,由该行提供3亿美元贷款用于洛阳地铁1号线机电设备采购与安装,填补了河南重大基建项目外贷空白。洛阳对贷款进行了高效使用,实现了多效益协同和项目可持续发展。2023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对洛阳地铁项目开展独立评估,这是该行首次对中国项目进行独立评估。最终,洛阳地铁项目在5个评估维度中获得满分,成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范围内的“样板项目”,树立了国际融资合作标杆。
洛阳地铁项目的可持续性实践亮点突出。洛阳交投集团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实现了资金管理和国际合作的“双轮驱动”,通过“双账户监管”和第三方跟踪审计,确保贷款专款专用和100%支付,洛阳地铁1号线提前9个月通车,累计节约财务成本超1.2亿元;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平衡”,轨道沿线开发激活了经济,带动关联产业就业1.2万人次,获得多项技术专利,车辆设计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创新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实现了服务与科技的“同频共振”,洛阳地铁项目建立的“监测—响应—提升”闭环管理机制,第三方满意度测评连续9个季度在90分以上。
此次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将对洛阳地铁项目的评估誉为“变革性实践”,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评估核心在于通过多维度的评估体系、透明化的流程设计及国际经验共享,为全球基础设施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这就意味着,洛阳的区域性经验能更有效地转化为全球治理标准。比如说,洛阳地铁项目的碳排放测算、就业创造评估模型等被纳入国际贷款参考指标,促进了全球基础设施项目在环境与社会治理领域的规范化。”洛阳交投集团负责人说,此次中国项目被纳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经验体系,强化了金砖国家合作发展协同性,为中国地方城市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