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赵晨熹)记者日前从市住建局获悉,我市出台城中村改造以购代建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推出“房票安置”“自主购买”“组织购买”3种模式,进一步满足城中村改造安置对象多元化、个性化安置需求。
房票安置
让百姓“入住快、住得好”
过去,地方政府多通过新建安置房完成拆迁补偿,而以购代建则将目光转向已建成但尚未出售的商品房。
方案提出,将积极推行“房票安置”“自主购买”“组织购买”3种模式,其中“房票安置”模式备受市民关注。
房票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政府发放的“购房代金券”。“相较于过去的安置房安置,‘房票安置’则更加灵活。”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房票持有人可在各城市区建立的“房源库”自主挑选心仪房屋,若超期6个月未使用房票,还可转回原安置方案。
除了“房票安置”,我市还将推行“自主购买”和“组织购买”等安置模式。在“自主购买”模式下,安置对象不受“房源库”限制,可在全市城市区范围内自主购买房屋,购房资金由各区安置房建设主体集中代付。
“这些安置模式的实施,不仅有望缩短居民安置过渡周期,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让百姓‘入住快、住得好’,还有助于消化商品房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支持
凭购房合同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根据方案,在以购代建模式下,安置对象还可享受契税优惠、教育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支持。
契税优惠方面,选择以购代建安置模式的群众,在货币补偿范围内免征契税,超出部分依法征收契税。
教育保障方面,安置对象可凭商品房买卖合同在新购房屋所在学区办理子女入学手续;在新购房屋交付前,安置对象子女保留原被征收拆迁住宅片区所在学区的入学资格。
金融支持方面,已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安置对象,可申请商业银行贷款;符合公积金提取、贷款条件的,可申请公积金支持。
热点问题解读
1.哪些人属于此次城中村改造以购代建的安置对象?
答:仅涵盖列入我市城中村改造计划项目的相关群众,具体包括拟征迁且亟待安置的对象,以及已签订征收安置补偿协议但尚未进行分房或分房未足额到位的安置对象。
2.安置房源从哪里来?
答:主要为已开工建设但尚未销售,且持有预售许可证的住宅项目,以及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不存在产权纠纷的住房。各城市区会建立专门的“房源库”,并向社会公示,同时实施动态管理。
3.如果用房票购房有剩余或不足怎么办?
答:若购房款超出房票金额,超出部分由持有人自行补足;若未超出,辖区政府将依据双方签订的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