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郭旭光 通讯员 刘仟仟)力争3个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摘帽”,确保“头顶库”综合治理6月底前如期完成……近日,记者从洛阳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今年将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紧盯三类风险防范,完成四项重点任务,加快推动非煤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三类风险防范
防范重点作业风险。
落实采用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的矿井单次提升人数不得超过9人、矿山单一工作地点作业人数不得超过9人相关规定,减少同一时间作业人数,降低人员暴露风险,严防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防范重点企业安全风险。
重点监管采深超800米的非煤矿山、基建矿山、停工停产矿山、“小露天”和高陡边坡露天矿等企业,深入开展基建矿山“三同时”起底行动,对超批复期限建设、以采代建、超层越界的一律严肃查处或依法移交。
防范重点时段安全风险。
加强牡丹文化节、五一、十一等重点节假日及汛期等重点时段安全监管。
重点任务: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头顶库”治理
——“头顶库”退出。
栾川县、嵩县等地要统筹做好下游群众搬迁和临时迁移,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头顶库”综合治理。
——规模化提升。
退出一批经济效益差、安全风险高的矿山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管理和技术优势的大中型企业。
——智能化建设。
用好“两新”等国家政策,稳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2025年年底前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矿山基本实现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