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邵雍的学术成就与诗文造诣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作为培植和品评洛阳牡丹的大师,邵雍的这一面鲜为人知。他能够通过观察根系判断牡丹的品位高低,闭目触摸花叶便能准确呼出各种牡丹的芳名,更能培植出当时的绝品牡丹。
这种绝世技能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与钻研。若非长期从事牡丹培植,时时细心观察,深入研究,又怎能如此深谙牡丹的生长规律与各品种间的细微差异,乃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在《独赏牡丹》一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赏花全易识花难,善识花人独倚栏。雨露功中观造化,神仙品里定容颜。寻常止可言时尚,奇绝方名出世间。赋分也须知不浅,算来消得一生闲。”
《童蒙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时,某年洛阳牡丹盛开之际,富豪赵员外在天津桥畔大摆“牡丹宴”,邀请达官显贵、社会名流、文人学者赏花饮酒。席间,某权贵口若悬河,极言自己对牡丹的了解,博得众人喝彩。唯有邵雍神色平淡,默然不语。某权贵心中不悦,挑衅性地问道:“不知先生有何高见?”邵雍从容答道:“洛人以见根拔而知花之高下者上也,见枝叶而知花之高下者次也,见蓓蕾而知花之高下者下也。如公所言,乃知花者之下也。”某权贵羞愧难当,无言以对,心中怨恨,欲让邵雍当场出丑,便说道:“诚如先生所言,可否演示一番,以广见识,以饱眼福?”邵雍应道:“愿为一试。”于是让人以黑布遮蔽其双眼,他仅凭触摸花叶,便一一准确地说出了牡丹的名称,四座无不惊叹称奇。
邵雍在《牡丹吟二首》(其二)中赞颂洛阳牡丹: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某年,他培植出一株绝伦佳品牡丹,欣喜若狂,当即写下了《东轩前添色牡丹一株开二十四枝成二绝呈诸公》。其一是:
“牡丹一株开绝伦,二十四枝娇娥颦。
天下唯洛十分春,邵家独得七八分。”
他的学生、宋代诗人张岷在观赏他培植的牡丹及洛阳各处的牡丹后,写下了《观洛城花呈尧夫先生》:
“平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芳不遇真。
只道人间无正色,今朝初见洛阳春。”
既赞扬了洛阳牡丹,也为邵雍热爱牡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邵雍一生写了许多有关牡丹的诗歌,民间也流传有不少他与牡丹的故事。他盛赞:“洛阳最得中和气”,“洛阳花木夸天下”,“天下名园重洛阳”。他的诗句“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将洛阳人热爱牡丹的习俗描绘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