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经典洛阳》隆重推出
苏醒的瀍河
洛阳影像
牡丹与民俗
新闻网广告
陪父亲洗澡
新闻网广告
划拳与劝酒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7 年 4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划拳与劝酒

  我有一定的酒量,喝起来也比较爽快,但是在某类酒场上却不大讨人喜欢,甚至会扫了别人的兴,原因有二:一是我不爱划拳,二是我不爱劝酒。
  中国人喝酒有行酒令、赌输赢的传统,可能是为了增加热闹气氛,延长饮宴时间,大概也属于酒文化的范畴吧。
  我会划拳,论拳法也够得上中上等水平,但我除非万不得已才勉强应付着划几下,从来无法进入兴奋状态,更不会提议划拳。我不喜欢划拳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认为它属于噪声大作与唾沫飞溅的双重污染。一划拳、一打通关,酒杯必轮流共用,颇不卫生。总之,很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底线要求。所以当我受到划拳之邀请时,只能高挂免战牌,推托说“不会”或“不习惯”,自己认罚一杯以求得被打入另册,而不敢讲我拒绝划拳的真实理由。每逢坐在左右的两位在我的鼻子尖儿前挥拳大战的时候,我就赶紧拉椅后撤,作远距离观战状,还得强作赞赏的表情。只可惜救不得我的杯盘碗筷了,只得让它们暴露在双方菜林饭雨的炮火之下。
  至于劝酒,我认为应当同敬酒区别开来。敬酒是必须的,不论是敬人、敬天地,都是文明高雅的精神活动。奠酒三杯,献酒一坛,弹酒向空,洒酒在地,其情殷切,其姿潇洒,伴以美言妙语、良好祝愿,尚能增进友谊,营造和谐,所以敬酒之举,不可废除。而劝酒则不然,它已经超越敬意,纵然用心是好的,也难免有勉强他人之嫌。昔日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是在送友人远行,而且只是一杯。如果一劝再劝,千方百计地编着各种说辞让人多喝(如“交情浅,喝一点;交情深,一口闷”之类),名为劝酒实为灌酒,就很难和不尊重人权划清界限了。不论动机如何,逼迫他人喝酒总是很不礼貌的。所谓“一醉方休”只不过表示要尽兴而已,千万别理解为不醉不散。
  我琢磨过,劝酒之事是怎么来的呢?可能因为古时我们有在宴会上不劝不饮的礼俗,主人不举箸他不动筷子,主人不劝酒他不端杯子,以示不贪之风度。这实在文雅得可以。这样的礼俗至今在某些地方依然沿袭,所以我这个因为不愿勉强他人而不劝酒的人,很可能在做主人时被认为不够热情。
  我不喜欢划拳和劝酒不是孤立的,和我有同感的不乏其人,随手摘录一些片言只语为证。邵燕祥说:“猜拳行令是无聊,灌酒是野蛮。”舒婷说:“中国人的劝酒是独一无二的,与‘文革’的逼供一样使不少人就范。”谌容说:“饮酒若能宽松些,别那么死乞白赖地劝,该是多么自由!”
  唉,中国人除非独酌,饮酒是少有自由的。

                                           刘建超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