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河科大离休后,赴加拿大探亲,并居住多年,于上个月返回洛阳。回想在加拿大的所见所闻,感到有许多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些事又让人疑惑,现选取二三说与你听。
对“门”的疑惑
中国有个“天安门”,法国有个“凯旋门”;都是世界上著名的“门”。凯旋门落成于1836年,是拿破仑伟绩的象征;“天安门”则是中国旧皇城建筑的标志之一,现在它变成国家举行重要节日庆典的活动场所。在加拿大不少城市的唐人街有“中华门”。我第一次见到“中华门”,是1992年在维多利亚市唐人街。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能见到“中华门”倍感亲切,仿佛见到了祖国,我和老伴以及几位朋友在“门”前拍照留念。几年后来到爱德蒙顿又见到了“中华门”,我为矗立在世界各地的“中华门”而骄傲、自豪。
但在加拿大别的地方却极少见到这样的门。1992年7月的一天晚饭后,我去维多利亚大学附近找公共汽车站,准备次日乘汽车去医院。信步走向校园,半天不见校门,于是就问了一个像是保安的人员,他说这里就是维多利亚大学。我很奇怪,这旷野就是著名的维多利亚大学?当我从另外一条路走进校园时,发现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石条上刻有“维多利亚大学”的校徽。同年,我来到安大略省湖头大学,也是没有大门,只是竖立在草坪上的一个牌子上标着学校的名称,给人的感觉很随意。后来到爱德蒙顿,走进阿尔伯塔大学也没有见到学校大门,只见在体育馆旁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清楚地写着阿尔伯塔大学。至于中、小学,绝大多数也没有什么豪华的大门。
在国内,不论是城市或是乡村,各类学校都有大门。有的极其漂亮、豪华,大门都有保安人员昼夜把守,非本校人员不得随便入内,要看证件,要登记。
我想,建筑这么多的大门,无疑耗资巨大。如果不建这些大门,可节约一大笔资金。但我们要像加拿大这样,各类学校不建大门,那将会是什么景象呢?这就是我的疑惑。
对“汽车”的疑惑
1992年我来到加拿大后,第一次乘公交车是在维多利亚。车至中途,撞着了右前方停在路旁的小汽车。司机下去检查后,告诉乘客需下车换乘其他车,我甚感为难。司机看出我的疑虑,便问我去哪里?我说去维多利亚医院,他说你就坐在车上不要动。之后,换了另外一名司机来开车,专程把我送到了距离不近的医院门口,我甚感新奇。
几年后,我来到爱德蒙顿市,天天都要乘公交车,感觉加拿大的公交车有不少优点值得国人学习。第一,汽车的车身能够控制升降,且在门前有一个翻板,可供残疾人的轮椅使用;第二,骑自行车的人,可将自行车放在汽车前面的托架上,自己可随车到达目的地;第三,车上有对外联系的通讯系统;第四,乘客要下车,提前一站按电钮或者拉一下绳铃,到站后,司机会停车。
有两点我甚为不解,首先,节假日公共汽车不增加反而减少,甚至有的线路干脆就停开;其次,不论是大小汽车,在晴朗的大白天,一律开着明亮的车灯行驶,难道是为了行车的安全吗?这就是我对公交车的疑惑。
对“公厕”的疑惑
在国内,无论到哪个城市,总会在大街小巷发现有公共厕所。可是来到加拿大,在大街小巷,我就没发现有公共厕所。
记得2001年的圣诞节,上午10点多钟,我和太太去逛某商场,到了商场才知道不营业。我想方便一下,但是商场外面没有“公厕”,只好赶回家,幸好距家比较近。
我经常去唐人街购物,那么长的97大街,竟然两侧没有一个公共厕所。有一次急着方便,只好到酒楼。
在加拿大众多城市里,只有在大的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图书馆、大的餐馆,还有加油站才有公共厕所。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谈到中国,有位女诗人写了一首“厕所诗”,这首诗是谴责在“公厕”里不讲公共卫生的人。虽然中国城市的“公厕”卫生状况不佳,但我想总比没有要好得多,这就是我对加拿大“公厕”的困惑。
对“宠物”的疑惑
我每天早晨起来散步,经常见到有人牵着狗沿街跑步,还有人骑着自行车带着狗跑。多数人溜狗时,手中要拿个塑料袋,准备随时捡狗屎。
去年4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和太太回家后,发现后院的大树上有一只大黄猫。我取来猫食想吸引它下来,但未能奏效。我分析可能是我们家的狗把它撵到树上的,我想到了晚上狗进窝后,猫会自动下来。等第二天早上我出去察看,那猫还在树上。我正犯愁该怎么办?此时有人叫门,我打开侧门看到我家门前的马路边上停了一辆消防车,5名消防队员正搬着梯子向我家后院走来。我正纳闷,邻居一位老人说,他给“911”打了电话,请他们来解救那只猫。因为4月的天气还很冷,如果猫长时间呆在树上不下来,不饿死也会冻死。
消防队员走进我家后院,将梯子靠到树上,两名队员登上梯子,当其中一名队员的手刚刚触到那只猫时,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树上跳到草地上,这时,我家的狗猛烈地扑向它,但它却从我家车库后墙逃走了。多么惊险的一幕,又是多么兴师动众!
从这件事上,我看出加拿大人对宠物的关爱。尽管如此,许多公寓仍然明文规定:不允许住户饲养宠物。为什么呢?这是我对养宠物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