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春:支教,让我找到自己的位置
娇小的身材、高高的马尾辫,这位充满活力的教师像是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她说:“支教,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学生们在一起,我觉得永远都很年轻。”
33岁的朱迎春是孟津送庄人。几年前,她从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河南科技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2005年8月,孟津县出台鼓励在职教师到师资缺乏地区支教的政策时,朱迎春已在送庄镇第二初中教了4年学。
校长在会上宣读通知后,她第一个报了名。
朱迎春的想法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丈夫常年出差,女儿刚满周岁,工作繁忙的她平时很多事要指靠娘家。调到远处支教,父母心疼她和孩子吃苦,姐妹们也怕她不再方便照应父母;她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不少外人都说,家里培养她不容易,她该多在父母前尽尽孝……
“争论了一周时间,我也有思想斗争,有时觉得自己有些‘背叛亲情’,但最终还是坚持了我的想法。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让我放弃自己的追求。”朱迎春说。
新学期开学,朱迎春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婆婆家,带着行李来到了麻屯一中。到了新环境,她怀着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疯狂”地工作。“那里的学生因为教育力度不足,存在不少问题,必须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朱迎春说,她担任初三的班主任,课间、课后或午休时间,她几乎都陪在学生身边,像个大姐姐一样和学生交流。繁忙使她感到充实,学生们也喜欢她,周末回家返校的时候,常常给她带些好吃的食品,让她倍感欣慰。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躺在宿舍里看着天花板,她想孩子想得泪流满面。然而只有到周末,她才能到婆婆家和孩子团聚。
两年支教期满,按理说她可以回到送庄,回到父母身边了,然而,她作出了“奇怪”的选择——到更加偏远的麻屯二中支教。
“学校就是我的家,我到哪儿都是教书育人,但是能否考上一所好高中,走入大学校门,对农村孩子来说,却是影响一生的事。我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让他们有实力去参与竞争。” 朱迎春说,5年、哪怕10年,只要还有地方缺少老师,需要她,她就会继续支教下去。
本报记者 石蕴璞 特约记者 朱晓玲
杨玉苗:一名老师就是一所学校
8日13时30分,洛宁县城60公里外的下峪乡桑峪小学三、四年级共用的教室里很热闹。英语代课老师杨玉苗安排大家周末补课,离上课还有半小时,可大部分同学都早早地来了。
教室前面的墙壁上高挂一面时钟,东侧贴着杨玉苗写在红纸上的“学生安全公约”。黑板右侧开着一个小门,小门里面是杨玉苗的卧室兼厨房。5平方米的房子里放着一张床、一个柜子和一个书桌,书桌上摆着杨玉苗暑假在县里接受培训时记的笔记。
此时,杨玉苗正站在校门口的一块大石头上,向崎岖山路延伸的方向眺望:“还有两个同学没到,他们的家离学校都比较远,走路要40多分钟……”
下峪乡位于伏牛山的支脉——熊耳山区,38岁的杨玉苗已在这里当了20年的代课老师了。
1987年,18岁的杨玉苗高中毕业回了家。她的家在下峪乡东山村,村民居住分散,土地贫瘠,村民虽然把一座条件稍好的泥砌房改成了小学,但由于条件艰苦,长期没有老师来此任课。
“我要去村小学当老师!”眼瞅着村里那么多孩子只能在牛背上、炉灶边度过童年,杨玉苗毫不犹豫地用她瘦弱的肩膀担起了全村教书育人的重任。
最初,杨玉苗教的是一至五年级的所有课程,“把5个年级的学生都集中在一个教室里,先从低年级开始教。教完了低年级,给孩子们布置好作业再教高年级……”后来,学校又来了一名代课老师,杨玉苗的任务才轻一点。
杨玉苗在东山小学干了14年,这期间不断有亲戚朋友介绍她到县城或市区的工厂、学校工作,她都婉言谢绝了。这14年里,最让她自豪的是,她教过的一名学生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
2001年,她被调至现在的桑峪小学,仍然要教三个年级的全部课程。山区英语老师奇缺,杨玉苗爱钻研,十几年前学的英语记得还挺牢。这学期一开学,杨玉苗就开始教桑峪小学和毛草洼小学的英语课程。
桑峪村与毛草洼村相隔十几里,每隔两天,杨老师就要背着她装教案的包,用双脚丈量一次两个村的距离。
14时,31名学生到齐了。她转过身,叫班长去拉响上课铃。
本报记者 邓超 通讯员 丁少玮
王素红:山乡教坛一抹红
佛光村,偃师市偏远山区的村庄;王素红,佛光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2年前,王素红第一次站在佛光小学的讲台上,面对几十双纯净如水的眼睛,听着“老师您好”的纯美童音,开始了她的山乡教育生涯。
1995年,19岁的王素红从洛阳二师毕业,亲友们告诉她,当老师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即便选择从教,也可以到府店、李村等条件好的乡镇去。王素红思前想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佛光。
“佛光小学地处山区,条件较差,孩子们更需要老师。”王素红说,自己上的是师范,就应该教书育人。当时佛光乡(现已并入府店镇)教师的工资是300多元,府店镇教师的工资是400多元,在她心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最需要的孩子们。
这个选择让王素红付出了许多艰辛。
当时,佛光小学的会议室兼做办公室,老师们备课、改作业都挤在一起,教师住室只有5间,分给了离家较远的老师,王素红及其他老师每天只在学校上课,吃饭和住宿都回自己家。虽说骑自行车从学校到家也就10分钟左右,但山区路况很差,尘土多、石子多、汽车多,王素红躲汽车或躲石子时经常摔倒,一天晚上竟然摔进2米多深的公路边沟,第二天右脚又红又肿,但为了不耽误给孩子们上课,她还是忍痛骑车去了学校。
针对山区基础教育薄弱的情况,王素红还创办了“数学周报”、“数学快车”等手抄报,使数学教学变得丰富、生动。她还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推行个性化作业,即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而留不同的作业,作业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数学故事、数学迷宫等作业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探索总会有收益,王素红的付出使她在老师、学生及家长中的威信迅速提高,大家都非常信任她。2006年,她被评为我市第六届“优秀山区女教师”。
本报记者 李银刚 通讯员 张锦梅 杨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