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西柏坡小礼堂,中国共产党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这里召开。 寇兴耀 摄 |
|
近几年,我曾三次来到西柏坡。走进这个驰名中外的山村,便仿佛走进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间间小屋,间间铭刻着历史;一张张桌椅,张张承载着辉煌。有两句关于西柏坡的题词,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一句是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朱穆之所题:“中国命运定于此村。”另一句是作家阎涛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它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多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
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平山县在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到1946年,全县党支部有608个,共产党员由1931年的60人发展到19535人。
经过紧张的筹备,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1948年3月20日,党中央作出了移至华北同中央工委合并的决定。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党中央机关,告别生活战斗了13度春秋的陕北根据地,向西柏坡转移。5月1日,党中央开始在西柏坡办公。它标志着中共中央机关胜利完成了战略性的伟大转移。从此,西柏坡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原来位于西柏坡村东头,有房屋40多处。1955年,因修建岗南水库,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旧址及西柏坡村一起搬迁。1970年冬在距原址北500米、海拔提高57米的地方开始对旧址进行复原建设。现已陆续复原了17处、房屋196间,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占地16440平方米。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粥时、董必武的旧居以及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等。
就是在这里,奠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局。两张八仙桌、几把旧木椅、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地方,就是当时的中央军委作战室。所以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但就是在这个“最小的指挥所”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成功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
就是在这里,胜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就是在这里的小礼堂,毛泽东提出关于“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站在这个小礼堂,回味着50多年前的那次会议,我得到了两点启示:第一,越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人越容易清醒;越是在优越的环境中,人越容易陶醉。第二,要保持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必须先从领导做起。上边做到了,下边才能做到;领导带了头,群众才会有劲头。
就是在这里,至今仍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当年的人民群众,就是用这样的深情,支持了共产党,支持了子弟兵,支持了全中国的解放。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坚定地表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进京赶考”的心态,离开西柏坡,挺进北平,去迎接新的曙光。
拍拍石碾,摇摇纺车,瞻仰伟人风采,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油然而生。所以说,每来一次西柏坡,就是一次洗涤、一次陶冶、一次净化,使我们更加增强忧患意识,磨砺奋斗精神,加倍努力工作,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