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打工仔到北京城里的企业老板,今年,又从北京回到家乡创办公司,新安县铁门镇盐仓村农民卢建光由“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在该县被传为佳话。
今年43岁的卢建光,小浪底库区移民前为该县仓头乡盐西村人。由于家庭贫困,1989年卢建光中学毕业后赴北京打工,学习汽车修理技术。1994年,他建起了汽车修配厂。去年春节,他返乡探亲,在家乡投资建钙业公司,并于今年7月投产。像卢建光这样从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的农村务工人员在该县已有200余名。
过去,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民营企业发展滞后,新安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乡难以找到出路,只有外出打工、创业。近几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先后投资10多亿元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同时,坚持县办工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思路,强力实施引资和项目双带动战略,积极推行承诺服务和预约服务,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和监督投诉中心职能,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良好的条件、宽松的环境,加上割不断的乡情、亲情,使该县昔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纷纷回乡创业。该县玉梅村的杨红卫,原来赴山西务工,先后到好几家家具公司学习精细木工技术,从技工干到副厂长。前几年,他想回乡创业,却苦于没门路。去年,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杨红卫毅然辞去舒适的工作,自筹资金50万元,在村中建起家具公司,吸纳村中富余劳动力40多人。
如今,该县200余名回乡创业的农村务工人员创办项目150多个,项目涉及农产品加工、养殖、建材、机械制造、化工等十几个门类,年创销售收入3亿多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
(郭建立 陈书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