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过,再金贵的月饼也会失宠,而这个节日独有的文化内涵将依然延续,团圆吉祥的祝福长留人间。
一块月饼圆圆满满,寄托着中国人的无限亲情乡情。想想看,秋高气爽之夜晚,备几块香甜的月饼、三两盘熟透了的瓜果,外加一壶佳酿,一家老少遥望当空皓月,拜月完毕后围坐在一起,品味丰收的甘甜,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畅想未来生活的美景,该是何等的诗情画意。更何况我国古时还有与中秋相关的“烧斗香”、“走月亮”、“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卖兔儿爷”等民俗节庆活动,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展现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遗憾的是,如今的中秋节,月饼的商业外延被无限放大,拜月赏月、吟诗作赋等文化活动渐行渐远,节日难免显得单调。其实,对于月饼,单从食用的角度来说,以今天城里人的饮食观念,并非越甜腻越受欢迎,为什么不能顺应市场需求,把它做成真正的美食呢?再进一步,从祖先发明月饼的本来用意出发,能不能给它在填充胃肠的功能之外,创造一些让人能浪漫起来的文化韵味呢?
每一个节日,都是民族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果,支撑节日传承的是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唯有这种文化内涵才能唤起民族自豪感,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的月饼,能不能吃出一点文化味,是对商家智慧的考验。毕竟,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愿。 新华社哈尔滨9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