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桌丰盛的“大餐”:“石榴”晶莹,“荔浦芋头”绵软,“东坡肘子”令人垂涎,还有“狮子头”、“牛肝”、“凤爪”、“火腿”……56个碗碟盛着这些“珍馐美味”,让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胃口大开”(如图)。
57岁的退休工程师张全科当起了“讲解员”:“‘凤爪’是一种风砺石,在大沙漠里历经了风沙磨砺……”原来,所有的“美味”都是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奇石。
国庆期间,在一拖集团公司职工文化艺术展上,这桌“大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985年夏季的一天,张全科在王城公园边的涧河里捡到一块石头。“上面天然形成的图案特别像一个正在反弹琵琶的仕女。我的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从涧河、洛河,到黄河,每逢星期天,这位一拖工艺材料研究所的工程师成了“奇石搜集者”。日积月累,老张从河里拾来的石头装满了家里的4个大博物柜。
闲暇时,欣赏着自己的“宝贝”,老张有了新的想法——“大自然创造了美,我应该把这些美奉献给更多的人。”
于是,1993年,老张专门腾出家中一间16平方米的屋子,在条案上摆满奇石,并在屋门上方挂起一块匾——“奇石斋”。老张的“家庭奇石馆”就这样开馆了。
最初的参观者是街坊四邻,后来住在别的社区的一拖职工也前来大饱眼福。在张家自备的留言簿上,大家写下了这样的留言:“奇石出真情”,“天地之灵气”,“石不能言更可人”……
张全科捡的石头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山水画,有的像一道菜。“能不能搜尽天下奇石,组成一桌‘奇石大宴’?”从1997年起,自认为与石头有缘的张全科奔新疆、赴内蒙、下桂林,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跋山涉水。
这么多年与石为伴,老张形成了一套“石头理论”——“石头能净化人的心灵,读懂了石头,也便读懂了人生。”“年轻人赏石,能够丰富人生;中年人赏石,可实现劳逸结合;老年人赏石,有利于延年益寿。”
国庆前夕,张全科花10年工夫“烹饪”出的一桌“奇石大宴”终于面世了。
“我们正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从这些石头上我们看到了返璞归真,看到了真善美,更看到了和谐。”一位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如是说。
本报记者 赵志伟 文 潘郁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