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市领导到洛宁调研
青铜铸就富裕村
中华民族 共祭轩辕黄帝大典 将于重阳节举行
“绿色奥运, 绿色石油” 万里行在洛阳
个人投资者应首选QDII
未出现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
日本冈山市友好访问团一行14人来到市群艺馆参观
招聘广告
广告
城镇居民大额补充医保是“后备军”
洛阳市国家税务局公告
百企帮百村 双赢共发展
高薪诚聘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是我省唯一的仿古青铜器生产基地。这些年,依靠生产仿古青铜器,该村1/3的农户走上了富裕路——
青铜铸就富裕村
本报记者 张亚武 特约记者 葛高远 通讯员 曾东
  古朴大方的洛阳鼎,奔腾咆哮的马踏飞燕,纹饰繁缛的莲鹤方壶,造型优美的单凤杯……这不是在博物馆看到的青铜器真品,而是我们在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一家名为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里看到的仿古青铜器。

  走进这家公司面积约70平方米的展室内,仿佛走进了中国青铜器的大观园,四壁的货架上和屋子中间摆满了各种青铜器仿制品,其中个头最大的司母戊鼎仿制品重达上千公斤,小的古钱币仿制品仅有指甲盖大小。而类似这样的仿古青铜器生产和销售厂家,在小小的烟涧村还有近200家。

  近日,我们到该村采访。龙鼎青铜器、夏商青铜器、古都青铜器、鑫鑫青铜器……在穿村道路的两旁,不时可见青铜器生产者设立的展示和销售门市。进入村里一看,更让人惊讶:不少农户的围墙上用涂料写着硕大的“青铜器”3个字,标明院内生产、销售仿古青铜器。在一些街道上,几乎家家门口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字样。

  30多岁的村民方志坡是该村古都青铜器研制公司的工艺师兼副经理。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村民周志强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空地上的一堆青铜铸件。院子里五六个人各自忙碌着。一名技工手持焊枪,枪口喷出蓝色的火焰,正将鼎耳、鼎身、鼎足焊接在一起。一会儿,一件纹饰华美、造型庄重的圆鼎半成品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方志坡指着几名技工自豪地说:“他们都是我们村的村民。在我们村,差不多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工艺再复杂的青铜器,只要有照片,我们都能仿制出来。”

  周家的院子不大,右侧搭有一棚,边上有一个类似灶台的设施。这是制作仿古青铜器模具用的烘房和冶炼、浇铸青铜器用的熔炉。院里,还有一名技工正用抛光机仔细打磨着刚焊好的青铜器。一旁摆放的许多抛光过的洛阳鼎,在正午骄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辉。

  周志强介绍,他1993年开始办厂,办厂主要是为穷所迫:“办厂前,家里几间破瓦房摇摇欲坠,孩子学费交不起,父亲生病没钱看。后来,村里给解决了3000元的低息贷款,厂子才建起来。”

  周志强指着庭院后方一栋气派的3层新楼说:“如今,家里盖了3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孩子也送到县城上学了。做仿古青铜器虽然辛苦,但一年能赚十来万块钱。”

  方志坡介绍,该村大规模生产仿古青铜器,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过去都是家庭式作坊,模具制作、冶炼、浇铸、加工、做旧等所有工序都在家里进行,每家只制作几个品种的青铜器,制作者主要是家庭成员,销路也是自己跑出来的。最多时,这样的家庭作坊全村有250家左右,占全村农户的1/3。这几年,一些生产者开始搬出庭院,另建厂房专门生产青铜器。一些家庭作坊不再生产青铜器,转而专门从事青铜器磨具的制作、原料的供应和成品的销售。

  “虽然生产仿古青铜器的农家减少了,但全村生产规模更大了。据县里统计,去年,我们村仿古青铜器产业销售收入近亿元,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目前,我们村的青铜器已经远销到全国各大城市和东南亚、东亚、欧美市场。前不久,我们还成立了县青铜器行业协会,想把大家联合起来共同闯市场。”方志坡说。

  告别了加工青铜器的喧嚣,我们来到了烟涧村的主干道。在这条道路的两侧,除了青铜器展示和销售门市外,旅社、饭铺、商店、加油站、货运点……一家连着一家,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冷不丁,你在这里还有可能碰到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仿古青铜器购买商呢。”方志坡说,这都是发展仿古青铜器产业给古老的烟涧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