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解放战争的第三年,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东北战场,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约55万人,人民解放军已达103万人,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人力物力充足。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打通北宁线的方针。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把国民党军队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53个师,70余万人,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夺取锦州,封闭东北国民党军队; 第二阶段,会战辽西,歼灭廖耀湘兵团; 第三阶段,攻占沈阳,解放全东北。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据新华网)
本版插图 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