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许多人都要在家里或办公室里进行大扫除,废品收购员更忙了。
年前的一个早上,洛阳桥南安乐村一间民房里,白安峰起床煮了红薯稀饭,炒了盘豆腐。刚端起碗,手机突然响起,打电话的人说正在清理办公室,要卖一大堆废纸。他狼吞虎咽扒了几口饭,拿起拨浪鼓和杆秤,骑上三轮车飞奔而去……
紧赶慢赶,来到打电话男子的单位已是半小时后。门卫告诉老白,卖废纸的等不及,已找了其他人收购。
老白笑着对记者说:“年前肯定会有很多人卖废品,再到别处转转吧。”说罢,他骑上三轮车,手中的拨浪鼓摇得“咚、咚”响……
经过凯旋东路一个汽修店时,店里一个小伙子拿着油乎乎的钢配件问收购价钱。老白说:“1公斤最多2.6元。”小伙子嫌开价太低,便摆手示意不卖。
老白告诉记者:“收废品也有讲究,‘门道’多着呢。”他说,收废品的学问主要在材料辨别和价格估算上。比如一套旧空调能拆多少铜、多少铁,一个电动机能拆多少铜、多少铁等,要一眼看准,否则很易亏本;又如纸分书纸、报纸、纸板等,种类不同价也不同。
10时左右,我们来到凯旋东路凯旋巷等生意。一会儿,一个诊所的医生过来招呼我们。“生意来了!”老白迅速把诊所里清理出的一大堆纸盒捆结实,过了秤,付了钱。
没过多久,一名老太太又卖给老白一大堆旧报纸、废纸箱、饮料瓶。老太太说,现在生活好了,家里包装盒、饮料瓶非常多,还真离不开废品收购员。
望着满满一车废品,额头冒汗的老白很高兴:“对别人来说,这是一车垃圾;对我来说,这是一车财富。”
临近13时,顾不上吃午饭,我们拉着满满一车废品,赶到九都路北侧的一个废品收购站。卖了废品,老白笑着说:“今天上午净挣18块,生意不错!”
白安峰快60岁了,是周口淮阳县农民。去年初夏,老伴离开人世,家里欠下2万多元的债。为了排解老伴去世后的孤独感,也为了尽快还清债务,白安峰来洛收购废品。
在洛浦路一家小吃店吃午饭时,见到门前停着近10辆废品收购车,老白一下子高兴起来:“这都是豫东老乡的车,我们经常在这里吃饭、聊天。”
“今天生意咋样”、“春节后还在洛阳干吧”……吃饭时,老白和同行们谈得热火朝天,大家除了交流老乡间的情谊外,更多地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本报记者 李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