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东城桃李
犹忆君
中国人仍然需要
“闯关东精神”
思路花语
新闻网广告
河洛风情中原魂
论功行赏
创意别出财智经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2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东城桃李
犹忆君
李赛智
  唐代是诗的国度,东都洛阳更是诗人辈出之地。当时的世风是,不论你是士大夫,还是高官贵胄,不会写诗、不爱诗、不懂诗者,则被视为不入流之俗人,忒没劲了!顶尖级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与洛阳结下不解之缘。今儿在此不谈诗仙、诗圣及诗魔,选个知名度有待提高、与洛阳有着深厚感情的刘希夷说事儿吧。

  刘希夷,一名庭芝,洛阳汝州(原属洛阳)人。他父亲曾入赘弘农(今灵宝县)宋令文家为婿。希夷幼年丧父,便长期寄居外祖父家,与他的大舅宋之问同师而学。他聪慧天成,善弹琵琶,能歌善咏,20岁回汝州定居,好游山寺与僧侣交游,不拘常格。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舅甥同中进士。刘希夷善为闺情诗,词藻婉丽,词旨悲苦;另有一些边塞诗则气势雄浑, “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体现了盛唐诗人的豪放气魄。《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白头吟》、《洛川怀古》等。

  刘希夷诗中最有名的就是《代白头吟》(一名作《代悲白头翁》),读来那个亲切:“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一作: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由女儿伤春写到青春难驻、人生无常,层层递进,至“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收尾。开头两句琅琅上口,读来有“桃之夭夭”的明艳。不知名冠洛阳八小景的“东城桃李”可与此诗互为因果?还有,读此诗颇有似曾相识之感,细品《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以及甄士隐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的注解之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不难想见,这首诗曾激发了曹雪芹的创作灵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是这首诗给诗人带来杀身之祸。前面讲过,诗歌对唐代名士犹如自然生命之外的精神生命。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是当时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和沈佺期齐名,世称“沈宋”。 在某次宫廷赐宴赋诗会上,上官婉儿当“评委”,宋之问和沈佺期PK到最后,终因沈的末句不佳,被宋之问拔得头筹。可见宋之问堪称当时的诗歌大家,他又是武后朝很得宠的宫廷侍臣,当他看到外甥这首《代白头吟》非常欣赏,尤其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喜爱有加,得知这首诗还没有流传出去,就向刘要这一联,欲用入他自己的诗中。他软硬兼施,刘希夷就是不答应(一说答应后又反悔,泄漏了这个秘密,使宋之问出丑)。宋之问大怒,叫人用土袋压死刘希夷,死时年仅29岁,死后葬在嵩山风穴寺前的龙山脚下(现称“夷园”)。这是唐人小说中所记的一段文人轶事,由此可知这首诗是很著名的。这个故事今人听来简直匪夷所思,恐怖、变态,为一句诗杀人,为一句诗送命?其实,古时用生命捍卫“版权”,不肯向权势低头者,刘希夷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刘死于公元679年,宋死于30多年后的公元712年。

  如今,在美丽的洛南新区,也是当年的隋唐遗址,每逢春日,前来踏春赏花者络绎不绝,而那绚丽多姿的桃李花开,似仍在感念那个早逝的洛阳才子刘希夷。             本版题图 玉明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