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离家四十载 洛浦慰乡情
花钱“请托” 造“民意”
寒梅香韵
思路花语
豫西人家(国画)
新闻网广告
京城难得品“水席”
遗失声明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寒梅香韵
——记山水画家尚栓柱 伏牛子
  秀岭可居 (国画) 尚栓柱
  近几年,洛阳画界有一批新秀脱颖而出。他们的画作以坚实的传统功力、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艺术手法令观众注目。山水画家尚栓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绘画艺术历经多年的厚积、渐悟,近年终于勃发突起,以丰硕成果展现于洛阳艺林。

  尚栓柱对绘画艺术执著的几近痴迷,他从少儿时期即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中学时代师从洛阳师范学院徐献、吴银铎等老师学画,奠定了扎实的素描和色彩功底,使他在以后从事山水画创作时,擅于把握整体关系、空间关系。

  尚栓柱的刻苦、勤奋为画友们共知,他以超出常人的数倍努力,沉浸于丹青墨海,苦练案头功夫,并把它视为每日作业,无一天辍笔。他大量临摹名家名作,先后临过古人范宽、黄公望、沈周、董其昌、石涛、龚贤,今人黄宾虹、黄秋园、贾又福等画作,对中国山水画的精神理念和图式法则有系统的理解,提高了对笔墨的驾驭能力。他的山水画用笔既有宋人对物象严谨刻画的造型功能,也透出元人对意趣表达的文人风韵,用线朴拙沉厚,富于力度和韵律,用墨富于层次变化,这绝非十年苦功所能达到。

  画山水画必须有生活基础,必须通过写生获取对大自然的新鲜感受,为创作积累素材。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尚栓柱的写生活动几乎没有停止过,他除了游历名山大川以丰富阅历外,基本上把写生基地确定在豫西地区,近自伏牛山、崤山、邙山,远至太行山、中条山、王屋山。入山写生乐则其乐无穷,苦则苦不堪言。不管寒冬酷暑,在深山一呆就是十天半月,饮食无序,有时攀岩涉水还会身陷绝境,但他从不言苦。每临佳境,他激动不已,早上5点钟起床就背起画具上山,直至日上三竿,才回宿地进餐;下午画到日落西山,披着月光摸爬下山。他的写生稿厚可等身,有些写生作品生动形象,意趣盎然,本身就是一幅精美的画作。

  尚栓柱从不放松对画理画论的学习研究,他注意对历代名家经典作品的阅读赏析,提高审美境界,通过对中外画史画论研读,加深了对中西方绘画理念和发展传承关系的了解。其间,他也对文学、美学、史学、哲学等有关学科内容广为涉猎,从而丰富了知识领域,提高了艺术修养,开拓了创作思路。尚栓柱为学虚怀若谷,不论先生还是后学,只要对自己学业有益,他都虚心求教。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只是获得生活体验和书本知识的基本途径,要真正使艺术达到更高的境界,还须把生活和知识融汇贯通,消化吸纳,用心体悟其中的精髓所在,并把它表现于可视的画面中。

  尚栓柱近5年间有个质的跨越,有个从渐悟至顿悟的过程,他悟到了天地,悟到了人生,悟到天人合一的东方文化理念,他的画作也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画多表现北方,尤其是豫西地区的山川风物和形貌特征。画面苍茫厚重,有一种苦涩的沧桑感,点景中的窑洞、房舍、田园、石桥、人物又有一种可亲的人文情怀,既富有人气,也露出神气,既与时代相联,又与传统衔接。他善于把各种对比关系统一于浑厚的整体气象之中,体现出山川大地的内在精神和作者的独特感受,也令观者在审美愉悦的同时思索其中的文化内涵。

  尚栓柱不骄躁、不气馁、不浮华、不取巧、不计得失地锐意进取,虽然在绘画事业上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他十分清醒,没有飘飘然,一如既往地勤奋。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