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隧”
建成试通车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其著的《建国方略》中,对武汉市提出宏伟设想:“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结两岸。”如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宏伟设想实现了:上月28日,新华社对外发布了一条电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公路隧道当天通车试运行。
据了解,这是继51年前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武汉成功修筑的第一条长江公路隧道。
令人振奋的是,该项目的总承包方就是来自洛阳的中国中铁隧道集团联合体。
今年元旦,武汉市民迎来了过江交通“江上架桥、水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
利用假期,我们采访了刚从武汉凯旋的部分洛阳建设者,听他们讲述了如何在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中攻克一道道技术难题、创造一个个让人感叹的奇迹……
攻克5项世界级难题
武汉长江隧道为双向4车道,设计日通车能力9万辆。它按照世界最先进的江底隧道标准建设,是目前我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指挥长万姜林说,这条隧道位于武汉长江一、二桥之间,线路全长3630米,其中过江盾构隧道全长2537米。
万姜林感叹道:开挖这条隧道,世界级的难题就有5项,江河上建隧道时遇到的问题在这里几乎都碰到了!
一是姿态控制,盾构机穿越软硬不均的地质,掘进姿态难以控制,搞不好就走偏了;二是高水压,隧道从水面到底部深57米,江水压力极大,防止透水是最大难点;三是超浅埋,部分地段盾构机离地面只有5米到6米,还不能“惊动”地面建筑,难度极大;四是强透水,隧道两岸大部分为粉细沙地层,一旦透水,后果不堪设想;五是长距离掘进,由于地质变化大、水压大,盾构机要避免江底带压进仓作业。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联合国内知名院校开展了科研攻关,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建设出了一个精品工程,这项创新成果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有关专家认为,武汉长江隧道创造了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一次掘进2500多米穿越长江的成功先例,向世界展示了我国隧道施工的现代化水平。
地下掘进,地面建筑“无恙”
2006年12月28日,隧道成功穿越武汉理工大学6层高的电教大楼。万姜林说:“从隧道顶到该建筑物,相距仅7米。类似的穿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数不胜数,比如,我们依次经过了武九铁路、长江防洪堤、鲁兹故居……”
为不“惊动”地面建筑,中国中铁隧道集团联合体通过各种地表加固技术,全力将地基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他们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穿江越海水底盾构施工经典案例,制订了详细的施工安全风险防范及应急救援预案,为这条“江底巨龙”上了“12道保险”。
最大的一次险情出现在去年1月。当时,“长江一号”盾构机到达汉口长江大堤后,准备破洞贯通。这时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出现塌陷,还极易造成周围建筑物垮塌,甚至把盾构机埋进去。中铁隧道集团果断组织人员排出洞内积水,及时对洞口加固处理,确保了盾构机安全“爬出”。
已在汉口屹立了116年的鲁兹故居,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姜林回忆道,盾构机从它下面经过时,距离上面房屋只有6米,该处地质条件差,极易下陷。施工方调整掘进参数,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盾构机经过时该建筑物完好无损。
“洛阳技术”将引领我国
江河地下空间开发浪潮
据介绍,武汉长江隧道还进行了专门的防洪抗震设计,能够保证百年不渗漏,可抗击6级地震和300年一遇的洪水侵袭。
由于在科技创新、规避风险、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武汉长江隧道被专家称为“科技第一隧、安全第一隧、效率第一隧、人文第一隧”。
目前,长江流域正在兴起地下空间开发浪潮。除武汉长江隧道通车外,上海、南京长江隧道正在加紧施工中,杭州、重庆等沿江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越江交通发展计划,以打破两岸沟通的“瓶颈”,建立区域快速交通通道。
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程施工的著名隧道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武汉长江隧道在科研技术及信息化施工方面有许多革新,标志着我国穿越江河湖海隧道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对目前正在规划或筹建的其他穿江隧道,将起到非常有价值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依托国家“863”计划盾构项目,致力于隧道和地下工程新领域的开发,成功承揽了武汉长江隧道、南水北调穿黄河工程、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厦门海底隧道等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穿江越洋工程,逐步实现了从山岭隧道、城市地下空间向江河海洋地下空间领域的拓展,成为我国穿越江河海洋领域的领军者。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沿江沿海码头城市空间非常有限,建设桥梁将一定程度上妨碍水运的畅通,向地下和水下空间开发是必然趋势,江河海洋地下工程已成为建筑业新方向。
可以预计,以中铁隧道集团盾构项目为标志的“洛阳技术”,必将引领我国江河地下空间开发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