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南校 |
|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 |
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30周年,洛阳广播电视大学也迎来了30周年华诞之喜。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洛阳广播电视大学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特色,收获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辉煌的发展历程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于1979年2月,原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洛阳工作站,1982年经洛阳市人民政府报请河南省教委批准,改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洛阳分校,1987年2月21日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洛阳广播电视大学。30年间,洛阳广播电视大学白手起家,经历了1985年校本部3300平方米实验大楼落成、1995年占地60亩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的新校区建成、1999年大规模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时期,办学实力日益增强。作为洛阳市属高等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省电大的指导下,洛阳广播电视大学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鲜明的办学特色
跨入新世纪后,电大经过8年的开放教育试点,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实力,进一步形成和巩固了电大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优势与特色,明确了新世纪电大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
系统办学凸显特色:电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亦是办学优势,即系统办学。从中央电大到省、市、县的各级电大形成了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系统,亦是通常所说的“天、地、人”三网之一的“人网”。电大系统办学,与其他任何一所大学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表现在覆盖面广、根植地方、深入基层、资源优化、资源共享、管理规范、起点较高等。这些优势极有利于电大开展开放性的现代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多种类型的培训。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增强系统办学实力为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市电大、基层电大工作站的积极性,实现了市电大与县(市)区电大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契约化、合同化,促进了市县两级电大办学条件的建设和改善,提高了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水平,加强了电大系统内纵横两个方向的联系,使电大优秀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和共享。近10年,一个拥有15所县级电大、基本覆盖全市的电大办学网络初步形成,为城乡基层的广大有志者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学员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电大系统提供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开放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对象、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它取消和突破了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实行有条件的免试入学,使每个愿意学习的人都能自主、方便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洛阳广播电视大学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宗旨,经过30年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传统的教学、学习、管理模式方面,创立了具有电大特色的“组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和“开放性、现代化、人本化、制度化”为特征的管理模式,结合河南电大“三一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了洛阳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组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就是以课程教学资源整合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目的、标准、要求为依据,教师指导为辅助,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为载体,活动考核、管理为保障,学生自主选择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个性化组合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就是通过教学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时空等多层面、全方位的开放,为不同对象创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使其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通过强化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多功能学习支持服务,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对教学点及教学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以保证系统各项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三一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由省、市、县三级电大分工合作,创设一个适宜学生个别学习与协同学习的环境,通过人机、人际两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系统组成。2005年,我市电大开展的开放教育试点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总结性评估,在试点中探索构建的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电大系统内外相关专家和广大学员的认同。
建设教育信息化和多种媒体资源,搭建数字化、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平台,构建适应开放教育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突出特色:学校建设具有百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校园网,组成了通达全市电大系统的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学校网站http//www﹒lytvu﹒com可提供www、电子邮件、视频点播、视频组播等服务。通过教务管理软件、网上在线教学平台、办公自动化和卫星接收系统,形成了“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及管理环境,开展远程播课、远程双向答辩、远程视频答疑、远程实践教学等活动。学校有网络机房7间、计算机300台、多媒体教室8个。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完善,满足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与管理的需要。
经过30年的发展,系统办学、资源共享、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成为电大办学的特色和优势。尤其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举办,推进了电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已成为天地人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中的重要节点,实现了教育手段的新跨越,满足了学习者远程网络学习需求,尤其是实现了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和教育弱势群体的目标,彰显了教育公平。
显著的办学成果
30年来,洛阳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1979年2月,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初期,学校仅有教职工3名,靠借用房子办公。在艰苦的条件下,电大人勇于拼搏,不断创新,办学条件逐渐改善。截至2008年年底,洛阳广播电视大学校园占地60亩,建筑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到8000万元,校本部有教职工63名,全系统教师320名。市校及所属市县电大都建立了100兆以上的校园网,大部分县级电大建立了OA系统和远程教学平台,目前,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完善了覆盖市、县办学网络,拥有数字化、交互式的远程教学平台,独具系统运作、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的优势与特色,已经成为我市远程教育的中坚力量。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秉承开放的办学宗旨,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发挥系统办学和教学现代化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的各项建设。洛阳广播电视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就高举开放办学的旗帜,用灵活的办学机制适应着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需要,以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毕业生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为适应各个方面对人才的需要,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先后在各县(市)区与用人单位、系统、行业设立教学点进行合作办学达50余个,培养了大批的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办学网络辐射全市所有县、区,开办专业涵盖师资、建筑、机械、电子、矿山、冶金、化工、农林、管理、工商、税务、会计、金融、图书馆、计算机等大类和行业。建校以来共开设专业49个,培养专、本科毕业生3.6万余名,中专、继续教育培训人数达9万余名。在2008年追踪调查的1790名电大毕业生中,有523人晋升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7人担任地厅级领导,89人担任县级领导,291人担任科级领导,167人有突出成绩和较大贡献。
同全国其他市级电大相比,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在办学初期理工科教学过程中,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对中央电大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全部专业课教学,并率先在毕业生中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和逐步完善了文理各科毕业答辩的程序和评分标准,使这项工作成为教学的综合性环节,并在全省电大范围内推广这方面的经验。1995年,被省电大评为“教学及教学管理先进单位”,1997年又被省电大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同年被省教委授予“优秀成人高校”的称号,1998年被中央电大确认为“信得过考区”,1999年被省电大评为“全省电大系统先进办学单位”,孙冠林、王金贵、熊先平等7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承担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题立项中的第五个子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下第一个研究项目“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任务,2000年批准立项,2003年结项,在200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优秀科研项目评选中获优秀奖,并获2004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2006年以来,学校还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洛阳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文明单位”称号,被省电大授予“全省电大考务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的特征之一是为每个想学习的人提供入学的机会,学员不需通过入学考试即可注册学习。远程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约占总成绩的20%)和期末考试成绩(约占总成绩的80%)两部分组成,学习方式灵活,学习时间2年~3年,特别适合成人的学习特点。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30年的改革、创新、发展,为建设一流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发展中,同步于全国的改革开放,洛阳广播电视大学必将承载着梦想与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创建洛阳学习型社会续写新的辉煌,为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