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梅占国
摄 | |
近日,我们来到位于市区东北约40公里处的南石山村。村子给我们两个突出印象:“干净”和“三彩”。
平整的水泥路贯穿全村,十分洁净。与众不同的,还要数屋顶、墙头、大门上面“蹲守”的各种造型的狮子、马、天王、仕俑等“唐三彩”制品,有的还有兵马俑。这些造型相当于村里“唐三彩”和其他仿古陶瓷制品生产企业的实物招牌。
任意走进路边的一所院落,便可看见错落有致堆摆的三彩工艺品成品、半成品,古香古色。一些大大小小的土窑还冒着烟,散着热气;一些农民手工艺人坐在各自的作坊内手工塑形(如图)、印模、上釉,安然而恬静。在一个很不起眼的破旧院落中,竟摆满了泥胎的马匹、狮子、人俑,一狭窄通道的尽头,一间房子是“唐三彩”成品的仓库,另一间里,一位中年师傅正在窗前的工作台忙碌。他说自己姓张,夫妻二人在这间老宅开个家庭三彩作坊,农闲之余多个营生,也有些事可做。
现在村里的三彩企业共有72家,村党支部书记高新宽说,鼎盛的时候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几乎全村人都从事“唐三彩”制造。
20世纪70年代,“唐三彩”在市政府的扶持下进行恢复性发展。南石山村开始组织人马,开办工厂,将“唐三彩”生产作为副业重点发展起来。进入80年代,国家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南石山村的“唐三彩”生产迎来了春天。
“南石山有多年修复、生产‘唐三彩’的历史,村里人多少都有些手艺;再加上村里恢复生产的10年,培养出不少造型、烧窑、翻模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唐三彩’生产要求的规模不大,在自家院内建窑就能烧制;以土为原料,成本投资也不高;没有太尖端的生产技术,很快,村民们陆续成立的家庭小作坊、私人小企业、合作小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高新宽介绍。
这些包含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的“神秘”工艺品受到国外市场的极大欢迎。周边的村庄纷纷学习技术,建起一座一座烧窑;周边一些行业不相关的企业和单位也纷纷加入“唐三彩”制品的生产。“到1990年,孟津县境内生产‘唐三彩’的企业就有几百家,市区厂矿、城中村等大大小小生产‘唐三彩’的也有几百家。”高新宽说。然而,由于这些小作坊、小企业的规模不等,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有高有低,销售途径混乱,有农民沿路搭摊设点或到外地沿街叫卖,竞相压价十分严重,使“唐三彩”一度沦落为“地摊商品”。到上世纪90年代末,销售市场的饱和使大多数技术不高、销售困难的企业纷纷停产。烧制“唐三彩”的“基地”又回到了南石山村。
在此后的分化与选择中,村里一些发展好的企业申请土地重新建厂,组建起新企业,并慢慢开始招聘员工,越做越大,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唐三彩”的生产技术在竞争中日趋完善。如今,村里72家“唐三彩”生产企业,可生产仿“唐三彩”及仿秦、仿汉的工艺品,形成了新工艺、仿古工艺和笔画三彩3大类3000余个产品的产品结构。其中两家仿古“唐三彩”生产企业还被命名为省级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南石山“唐三彩”形成规模,名声在外,在国内国际影响力扩大,订单纷至,各地客商上门购买的占50%以上。多数生产企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每过一段时间,购买方从外地打一个电话、发一份传真,这边便可组织生产、发货。这些“唐三彩”销往全国各地,其中以江西景德镇、浙江义乌等地居多,最终又有相当一部分销往海外市场。经粗略估计,南石山“唐三彩”约有60%以上远销美国、加拿大、欧洲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地。
如今,村里仿古工艺生产企业44家,新工艺生产企业28家。仿古“唐三彩”形成了以马、驼、俑、兽、花瓶、壁画等为主的产品结构,产品达1500余种;新工艺“唐三彩”制品以马、花瓶、壁画为主,有1800多个产品。“唐三彩”生产企业年产值7500多万元,利税800多万元。
本报记者 石蕴璞 特约记者 朱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