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人说土楼好风光
秋游白云山
“子见南子”非丑事
栉风沐雨甘将辛劳当享受 润物无声汗滴洗净文明城
不老的 畛溪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栉风沐雨甘将辛劳当享受 润物无声汗滴洗净文明城
——写在涧西区环卫局连续四年喜获“河南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先进集体”称号之际
环卫工人正在清扫道路。
     投资75万元购入我市唯一一辆具备“清扫”、“冲洗”和“吸尘”功能的道路洗扫车。
  涧西区环境卫生管理局继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后,今年环卫工人节之际再次被授予“河南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先进集体”称号,从而成为我市唯一连续4年获此殊荣的区(县)级环卫局,成为洛阳市环卫系统的一面旗帜。

  作为环卫管理的职能部门,涧西区环卫局承担着全区道路、“四自一包”地段的清扫保洁及果皮箱的清掏与管理工作;承担着全区垃圾中转站、社会公厕的管理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承担着全区垃圾的统管统运和区管道路绿化带的保洁工作,日清运生活垃圾310吨,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创造着不凡的业绩。 

  金秋十月,当我们走进涧西区环卫局,发现了他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奥秘:“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全局以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将精细化管理引入环卫工作中,以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千方百计加大环卫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使环卫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采访中,该局党委书记、局长席增民开门见山言辞恳切如是说。

  

  涧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环卫事业

  

  涧西区区委、区政府近年高度重视环卫工作,将环卫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领导多次到区环卫局调研,帮助环卫职工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目前该区已形成人人关注环卫事业、人人支持环卫工作、人人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

  以前该局每年的经费只有900多万元,经常捉襟见肘、难以为继。现在涧西区每年投入3100多万元用于环卫事业,该区近两年仅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就超过1000万元,全区101座社会公厕全面得到升级改造,全部达到国家颁布的二类、三类建设标准,全区42座垃圾中转站达到国家建设要求,实现了管理规范化,避免了垃圾二次污染。今年,该局对垃圾中转站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维修,建成了全市目前唯一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将全区主要道路果皮箱更换一新,旧果皮箱补充次干道,并做好保洁管理工作,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投资8万余元,将社会公厕损坏的设施进行了更换,完善了残疾人专用设施、无障碍通道,修理好了损坏的上、下水管道,更换了水箱、水表,对墙体和瓷砖进行了重新整饰;投资200万元,新购入压缩车3台、小型拉臂勾车1台(配套垃圾箱6个)、摆臂垃圾车1台及翻斗垃圾车3台,购入我市首辆也是目前唯一一辆具备“清扫”、“冲洗”和“吸尘”三项功能的道路洗扫车,主要道路实现了机械化清扫和冲洗作业,提高了环卫作业的工作效率。

  作为城市“美容师”,涧西区环卫局的领导始终把环卫工人的冷暖挂心上,想方设法为环卫工人办实事,凡是国家规定的环卫工人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在这里都能不折不扣得到落实,每年还要为全区环卫职工体检。该区先后解决了“4050”下岗再就业环卫人员和环卫临时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解决了环卫工人的住房、子女就业等实际困难等,营造出了涧西环卫事业发展的和谐氛围。

  

  环境卫生质量人人称赞

  

  随着全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局全面加大对辖区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社会公厕保洁等方面的管理力度,全局职工放弃星期天和节假日休息,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环卫事业,他们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无怨无悔,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洁净优美的城市环境,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尊重和称赞。

  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该局进一步调整、规范作业和管理方式,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道路清扫保洁实行“一天三扫,全天保洁”,工作时间从早4点至晚9点半,做到定人定路段,制定规范的清扫保洁工作流程,各级道路都要达到“五无”(即无零星垃圾杂物,无砖块沙石,无纸屑、烟蒂、塑膜、瓜果皮核,无积泥灰,无积水),“四净”(即路面净、边角净、雨水口净、人行道树穴净);果皮箱要定时清掏,定时消杀,定时清洗,不能内胆倒置,垃圾外溢,无污无尘见本色;并对全区主次干道清扫人员、面积、时间、分组情况等详细备案,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严格按照标准扣分。

  对垃圾清运管理工作制定《垃圾清运制度》、《生产车辆管理制度》、《道路冲刷降尘管理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按照垃圾箱(点)确定清运司机工作任务,保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准时出城,封闭运输。根据目前辖区垃圾量大、垃圾集装箱容积小,无法保证早7点准时出城的问题,垃圾清运工作采取“一天两运”,增加夜间清运;对沿街门店的垃圾收集工作,改变以往的定时定点倾倒,采取保洁人员主动上门收集,对营业时间较晚的门面房约定上门收集时间,增加夜间垃圾收集车辆,垃圾中转站工作时间延长至晚上9:30,确保全区夜间道路无积存垃圾,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乱扔乱倒问题,基本消除了垃圾乱扔乱倒现象,极大地改善了该区夜间环境卫生质量。

  对辖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该局均采取专人负责措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制度上墙,接受社会监督,公厕检查标准要达到95分以上,做到“九无、一白”,定时消杀,记录健全;中转站检查标准为97分以上,每天必须清除站内外地面、地坑、墙体积尘,确保环境整洁,并要做好垃圾清运登记和消杀记录。

  

  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走在全市前列

  

  今年,市下达涧西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任务为548万元。该局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提前完成征收任务,截至目前已征收垃圾处理费590余万元,全部上交市财政专户。该局以发函、上门宣传、服务等办法,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行涉企收费“阳光工程”,明确收费标准和依据等相关信息,杜绝乱收费和“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规范程序,严肃纪律;同时,实行政务公开,建立政务公开栏,公开投诉电话,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征收人员未发生一起“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

  在此基础上,该局对暂无法交费的困难单位,积极向上反映,申请缓交。在缓交期间无偿清运垃圾,给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对迟交单位,按规定应征收滞纳金的,不再征收滞纳金;对拒不交纳处理费的单位,按规定可处以3倍以下罚款的,坚持首次不罚制,说服教育限期交纳,最大限度地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交费企业和商户的好评。

  该局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按照“工效挂钩,奖优罚劣”的原则,实行绩效考核,签订目标责任书,增强征收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垃圾中转站实行凭证倾倒,交过费的辖区单位和商户凭证倾倒,无证的不准倾倒垃圾;对辖区拒不交费、私拉乱倒垃圾等违法车辆,按照执法程序和规定予以扣留。通过以上措施,该区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走在全市前列。

  

  建立健全环卫工作长效运行机制

  

  为了确保全区环境卫生质量,该局专门成立了绩效考评科,下设巡查队,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对空当时间和夜间工作的督查,实行“三级检查”制度,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制定《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巡查人员工作纪律》、《工作职责及管理规定》等,严格加强管理,做到巡查有记录,每周有通报,每月有考评;对每月的全区环卫监管情况进行通报,对各责任单位进行综合排名,年终根据全年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评比和排名。

  巡查队负责对全区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公厕及垃圾中转站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巡查、检查,按照计(扣)分标准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实行定人定岗,明确责任范围,全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绩效考评科负责对巡查人员的检查考核工作,及上级交办事件的督促落实,凡是监督人员发现的问题,巡查人员未发现的,将对巡查人员进行处罚;凡是局、区、市各级领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督和巡查人员均未发现的,将对监督和巡查人员进行处罚,形成互相制约机制,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根据考核结果,按比例发放绩效工资,形成环卫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全面提升涧西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达到体制合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人民满意的目标,促进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涧西区环境卫生管理局通过严格制度建设、巡查督查等工作,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负责任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落实,确保了该区环卫工作持续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为争当全国环卫行业排头兵,争创全国环卫行业最高奖——“时传祥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获得国家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以及河南省总工会、洛阳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和“突出贡献奖”等殊荣;连续多年被洛阳市政府评为全市“环卫工作先进单位”。同时,该局还被中共洛阳市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环卫工作是一项为民造福的公益事业,这项工作光荣而又艰巨。该局党委书记、局长席增民最后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局要在涧西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使命,发扬成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全区环卫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涧西区环卫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轨道,为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创最佳人居环境,创最佳经济环境”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白云祥 通讯员卫荣青 )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