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在农村,全村也就二十几户人家,户主基本都是姓张,不是三叔、二爷,就是一排一排的哥哥和姐姐,整个村子简直就是一个大规模的亲友团。
那时候,哥哥是村里唯一的教师,也算个文化小名人呢。每到腊月过小年之后,村里百分之九十的人家来找哥哥写春联。在我家看来,虽然写春联辛苦点,但毕竟也是个小小的荣誉,所以家人什么活儿都不让哥哥干,把火炉烧得热乎乎的,摆好桌子,他就全身心坐在桌子边写对联。我时常好奇地钻进屋看两眼,见哥哥摆了满屋的红纸,长短不一,形态各异,他时而研几下墨,时而正对一条红纸念念有词地比划着,那墨香在冬日的阳光里袅袅地升腾着。
别看村里人文化不高,但对春联上的字是相当讲究的,字里行间不能有晦气的字,必须洋溢着吉祥、幸福和美满,露出富裕的生机。想来那时候哥哥还真不容易,二十几户人家春联上的句子都得徘徊在幸福的边缘,还不能重复。我记得所有的小联,基本都是抬头见喜、出门见喜的字样,无论是鸡窝、猪圈,还是厕所,反正看见个地方都有喜,那喜庆的气氛仿佛让鸡们、鸭们、猪们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哥哥把对联写完后,都由我去送。那时候,我会用红纸做个小“风吹”,一手拿着对联,一手拿着“风吹”飞快地跑。只见那小“风吹”迎着风,飞快地转着,欢快的心情也一圈一圈把自己环绕。每家每户都是笑脸相迎,东家大婶夸我两句,西家二娘给我两块糖,我带着欣喜满足和满院的馨香一路小跑回家,兴奋得两只小脚都要飞了起来。
春节那天,全村人一起出动,从村东头到村西头,一家不落,相互拜年,大爷好、大叔好、三婶好、二嫂子好,连鸡们、狗们都相互点头哈腰的,尘埃都在空气中笑嘻嘻跳来跳去。家家大门上是鲜红的对联,把整个小山村都染得红彤彤的。如果听到有人正对我哥写的对联说好、说妙时,我的心里美得都要乐出了声。
眼下在城市生活,每年过年,人们也要选两副春联,而且春联的纸也越来越精美,字体也越来越五花八门了,那种喜庆的气氛,也随着人们一天比一天富裕的生活愈来愈浓厚,那火红火红的春联映衬着人们那红红火火的日子,愈来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