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读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应对“分界线”之争,如何出招?
及早设立黄河分界线标志
交通限行效果初现 市民再呼公交优先
长沙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
张力
一周数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4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黄河中下游分界之说,在孟津?在桃花峪?在嘉应观?在花园口?面对
当前激烈的旅游资源“争夺”,洛阳不能“沉默”——
应对“分界线”之争,如何出招?
本报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郭晓辉
  人们总说“黄河中下游”怎样怎样,似乎黄河的中游、下游总被连为一体,而多数人却很少深究这中游、下游到底是以哪里为界来划分的。眼前,这个分界却着实成了一个争论热点。

  洛阳占有“最早提出”、“传统认定”和“写入课本”的优势,但在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之争中,声势上现在处于劣势。

  中下游分界位置众说纷纭

  日前,当我们向几个初中生和高中生询问黄河的中下游分界线在哪里时,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孟津!翻看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第三册地理课本,在第五章第三节讲到“黄河”时,把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确定为“旧孟津”。向我市一些专家请教,旧孟津是指会盟镇,在今孟津县城东部,当地人俗称“老城”。

  在河南省志第四卷《黄河志》的第一章,“河流特征”部分写道:“自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黄河上游;自‘托克托’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自‘桃花峪’以下至山东‘垦利’河口为黄河下游。”把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确定为黄河南岸郑州市荥阳的“桃花峪”。

  河南省社科院的一篇论文则表示,根据地貌特征变化明显、“地上悬河”起点以及第一条自流渠出现这3把标尺,衡量出焦作市武陟县的嘉应观为最符合标准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

  除此之外,根据“区域地质环境和河谷地貌特征”,有专家提出“郑州花园口”是中下游的分界线。还有一些水利工作者根据“河流特性”提出“三门峡”为中下游分界线。

  孟津分界点具体位置意见不一

  昨日,我们就黄河中下游分界点位置问题请教了市水利和文化部门多位专家。他们纷纷表示,一直以来,黄河中游、下游在孟津分界是被公认的事实,但对于分界线的具体位置,则没有详细的记载或考证。

  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在孟津的说法民国时期就提出了,但始终没有人找出它的具体位置并在该位置上设立直观明显的标志,由此才引发了如今的争议。而就在孟津县境内,关于分界点到底在哪里,也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

  市水利系统一位有关人士认为,从地形上来看,以小浪底水利枢纽为界,上游河水在黄土高原中流淌,河道窄、水流急,而冲出最后一道峡谷小浪底大峡谷后,黄河水进入华北平原,便成为地上河,水面宽阔而平缓,因此黄河中下游当以小浪底为界。

  而另一位文化旅游界人士则表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应在孟津县会盟镇最东端的扣马村。因为扣马的黄河滩地十分有名,当地有一处被百姓们称作“晾尸滩”的地方,据传是因为自古黄河上中游河中的死尸,最终总会被冲到这片滩地上,这就说明了黄河河道在这里猛然变得宽平,黄河急流在这里变缓了。

  还有一位当地的官员认为,“黄河中游可做大坝,而下游不可”,由此,应以黄河中游的最后一道大坝作为与下游的分界,不是小浪底,也不是扣马村,而是西峡院下游的零号控导工程,俗称“零号坝”,这坝位于白鹤镇的鹤西村,距离小浪底大约13公里,而离黄河孟津界最东的扣马村有近30公里。

  “分界线旅游”之争暗流涌动

  尽管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讨论和争议不断,但一些地方已经先走一步。

  早在本世纪初,荥阳便借中国三大阶梯地形的一、二级交接点地势,在山地平原衔接的桃花峪建起了21米高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碑,碑体四面以玲珑旋梯连接,外部呈H形,意为“黄河”汉语拼音首个字母。该碑基座高2米,四面台阶玉栏护持。此处呈东北-西南方向的一道裂缝,将两侧的土地分割为“黄河中游”和“黄河下游”,给了游客们“脚踏黄河中下游”的机会。加上分界碑周围风景区内的优美环境,以及黄河畔秀丽、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观,招引了不少的游客。

  而就在不久前,又有省社科院研究员在研究后通过一系列论证,为黄河北岸焦作市武陟县的嘉应观“正名”。他进一步强调了此地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并对它的历史、文化、自然及人文景观、艺术价值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最终提出了其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旅游发展指导思想。他不仅对景区内涵、宣传热点、旅游节会等详细内容作出了规划,还对景区内的文物保护、修建、美化、经营甚至道路、绿化等细节提出了意见。他建议建立中下游分界线标志,并将设想细化到了在标志楼台顶层设望远镜,下层布置沙盘模型的程度。一套整体的旅游开发方案呼之欲出。

  洛阳占有“最早提出”、“传统认定”和“写入课本”的优势,但在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之争中,声势上现在处于劣势。

  “分界线”效应不能忽视

  洛阳名胜古迹多,孟津亦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资源暂且不提,单就自然风光,“孟津百里黄河”便有无数美景惹人来游。当地人提出,围绕黄河,孟津还有多个景点有待开发,比如一些著名古渡口的寻找、发掘、重建等,然而,都不及“黄河中下游分界线”这一项蕴藏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这一资源如果不及时抓住并加以利用的话,将有永久失去的危险。

  2009年5月1日,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在江苏省淮安市建成开园,成为淮安一张城市名片,极大地提升了淮安的知名度,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我省的信阳市地处秦岭余脉、淮河源头,本是最有资格建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的城市,却由于行动迟缓而错失良机。事后,信阳市民对当地有关方面提出批评:“我们对自己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意识太淡薄了,一块金字招牌就这样失去了!”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一些市民表示,当前,我市正在实施“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应该抓住契机,尽快把孟津黄河分界线所在地的地理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不要等到“郑州花园口”或“三门峡”也纷纷有所行动了,我们却在一旁扼腕。

  对此,市有关人士认为,我市及孟津县有关部门不妨组织专家论证,选择合适的地址尽快设立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标志,并将此项内容纳入孟津及我市的旅游宣传,写入有关发展规划中,以便在此番旅游资源的争夺战中“胜出”。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