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2010上海世博会河南馆,由洛阳人设计的《国之中
城之源》巨幅洛阳三彩壁画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郭爱和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引来众人驻足欣赏,满脸疲惫的他终于露出了微笑。可谁能知道,他微笑的背后,有多少辛苦和不眠之夜。
人生最兴奋的一次创作
身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洛阳师院壁画工艺研究室主任、中国三彩艺术馆馆长的郭爱和说,自2008年12月28日河南省世博办召开“2010上海世博会河南馆展示设计方案征集说明会”以来,面对世博会这个无与伦比的华丽舞台,作为一个在河南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冲动,他要让洛阳三彩在世博会的舞台上诠释河南。
在河南馆设计方案出台后,郭爱和带着自己的三彩作品找到了河南世博组委会,他热切地向组委会工作人员表达了希望洛阳三彩进入世博河南馆的愿望。
2009年年底,河南省世博办经多方考察决定,用洛阳三彩作为河南馆主题壁画。具体要求是创作一幅长25.85米、高3.32米的主题壁画!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这压力来自对河南文化的仰视,河南那么多的文化符号要哪些呢?
三天三夜,每动手勾画出一幅图案,很快就被自己否定。他从事壁画设计制作25年,创作了上千幅作品、上百幅大型壁画,这一次怎么就没了灵感呢?
时值春节,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郭爱和却承受着空前压力,三天三夜没有丝毫进展。到了第四天,他坐不住了,带着相机一个人驱车来到黄边岸边,在黄河铁谢段,他看着拍打着防浪墙的浪花,猛然间,脑海中跳跃出河图洛书、司母戊方鼎等图腾符号,瞬间找到了文化元素的契合点,于是驱车赶回工作室,一挥而就,一幅体现河南馆“国之中城之源”主题思想的壁画设计稿展现出来了。手捧设计样稿,他兴奋不已。
人生最艰难的一次探索
2月21日(农历初八),他带着设计稿再次来到郑州,展开画面,向河南世博会评审团一一讲解。最终,他创作的这幅作品因充分展现了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契合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而胜出。
拿着主题壁画委托书,更大的压力向他袭来:要把画面中的内涵、图案、元素用洛阳三彩工艺体现出来,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里面的技术难度。
同时,在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务,他清楚这将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探索。
2月21日创作出初稿,他广纳多位专家建议,5易其稿。直到3月8日,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河南馆中心主题背景的洛阳三彩壁画才开始烧制。
烧制期间,每幅造型、每个线条、每片釉色他都亲手制作,单龙门石窟就烧制出5幅小样,反复比较以求最佳效果。
作为图案中心的“豫”字采用何种表现形式,他考虑了多种方案。他知道河南南阳的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用它制作这个字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为了找到这块玉坯,他在南阳采石场跑了3天,终于在一个开采玉石的农民家中找到了合适独山玉。
3月28日,《国之中 城之源》洛阳三彩壁画终于按期烧制完毕。
《国之中
城之源》创作成功,实现了洛阳三彩壁画和钧瓷、汝瓷、青铜、南阳独山玉的首次融合。整幅壁画突破了已往洛阳三彩壁画制作仅采用单一工艺制作的传统,把河南传统工艺巧妙整合在“国之中城之源”壁画设计之中,开了大型壁画多工艺组合的先河。
3月30日,《国之中 城之源》洛阳三彩壁画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3月31日,初步完成组装后,壁画开始由专车发往上海。
中国馆最大一件工艺品
4月1日,《国之中
城之源》洛阳三彩壁画运抵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随车赴沪的洛阳专业安装人员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无缝对接,终于于4月3日安装完毕。
《国之中
城之源》洛阳三彩壁画长25.85米、高3.32米,由2516单元工艺精品构成,其中主体手绘三彩艺陶板2359块,钧瓷47块,汝瓷64块,青铜6块,南阳独山玉1块,为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最大的工艺精品。
《国之中 城之源》一亮相,世博会官方网站、新华社等媒体纷纷报道。《国之中
城之源》洛阳三彩壁画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河南馆的最大亮点,是2010上海世博会河南馆的点睛之作。
相关链接
国之中:《尚书·禹贡》分中国为九州,河南为豫州地,故简称豫。豫州据九州之中,因此河南又称“中州”、“中原”。古代中国人认为中原为天下之中,鼎是古代中国的象征,本设计图案用中国最大的司母戊鼎为原形,鼎中心赋予“豫”(篆)字,寓意河南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围绕豫周边按照经纬度排列河南18个市。
城之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文明其流域范围内遍布着中国的早期城市群落(仰韶文化、二里头都城遗址、殷商遗址等),是中国早期城市文化的代表。在整幅气势磅礴的黄河图腾中,以河图洛书提点黄河的历史渊源。在此用图案告诉人们,河南是中国城市的发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