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过端午节便知道 “将艾蒿插在门上能避邪,保佑人们健康平安”这一传统风俗,但了解到艾蒿还是“千年不语相思草”的典故,则是在洛阳师范学院学习《诗经》之后的事了。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踏着初夏的暖风缓缓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远古浪漫的爱情故事。
一个健壮多情的小伙子在采撷葛的路上碰到了一位窈窕淑女,小伙子将采撷的葛放进姑娘的小篮里,姑娘含羞,用自己采摘的艾蒿回赠小伙子,正可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两颗年轻的心便这样撞出了爱情的火花。痴情的小伙子回到家里,想起白天劳动中遇到的那位美目顾盼的妙龄女子,捧着清香的艾蒿,不由得吟唱出相思的诗句。
劳动人民的爱情啊,就依托这既不鲜艳、也不多姿的艾蒿,世世代代传唱。
我有位好友,她的爱情和婚姻也贯穿着艾蒿的美丽往事。谈恋爱的那年,她的胳膊上起了很多无名小疙瘩,他每天来她家将干艾叶放进砂锅里熬成中药汤,细心地用棉签蘸着艾草汤给她擦患处,反复数次,奇痒难忍的小红疙瘩居然消失了。婚后,每年炎夏为防蚊虫叮咬,他便让她和孩子在院里乘凉,他光着膀子忍着闷热,蹲在门窗紧闭的房间,用点燃的干艾叶熏蚊子。待她和孩子有困意进屋后,蚊虫已找不到踪影。屋里的电风扇徐徐地送着清风,他们便伴着艾草的香气甜甜地进入梦乡。
好友说,老公从来没有送过她艳丽的玫瑰,却用小河边最常见的艾蒿征服了她的心。
后来,她的爱人担任公司驻外技术服务工程师,离家的日子多了。想他的时候,她便想起老公贮备的艾蒿。炎夏,她也学着当年他的样子,关紧门窗用艾叶熏蚊虫。艾叶燃起的浓烟刺得她眼泪都流了出来,她才体会出当年老公忍着闷热和烟气去熏蚊虫是出于怎样深沉的爱意。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再读一遍《诗经》吧,就让千年不语的艾蒿从《诗经·王风·采葛》的故事中走出,成为现实生活中寄托我们对爱人和亲人思念的载体吧。
又是一年端午到,满街又闻艾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