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名5岁女童龙颖误吞一枚弯针,在医院诊治过程中,检查项目多达217项,其中包括艾滋、梅毒、类风湿等。两天后,女孩通过大便自行将弯针排出,但医疗费却高达3366元。
误吞一枚弯针 检查217个项目
“一个5岁小孩要检查梅毒、风湿,我没办法接受。”龙颖的父亲龙青松感到困惑,“孩子5月9日凌晨入院,10日10时左右出院,前后30多个小时,竟然检查217个项目,收了3366元钱”。
龙青松告诉记者,女儿龙颖在医院做了一个全身麻醉的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前,龙青松在一张医疗单上签了字。“我当时头脑一片空白,只想着赶快做手术,根本没有时间了解这些检查项目”。
两个小时的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龙颖误吞的弯针已经滑到了肠道。手术风险增大,医院建议留院观察。幸运的是,10日上午,龙颖自行将弯针排出。
一个胃镜检查为何需要做217项检查,其中还包括艾滋、梅毒、类风湿等检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龚四堂说,给小孩做的胃镜检查不同于成人,风险高,难度大。龙颖所吞的弯针长3厘米,随时有划破体内脏器的可能。“我们作了相应的急诊手术前的所有准备工作,一旦这个针穿破脏器的话,急诊会给她进行手术,以确保这个小孩的安全”。
医疗清单看不懂 “套餐式”检查疑成病人“被付费”
看着医疗清单上的检查项目,龙青松总有一种“被宰”的感觉。一个小孩子吞了异物,对于医院来讲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竟然搞出这么多“套餐”检查。他说,医院这种全套式的检查,就好像进餐馆吃饭,点了这道菜,就必须连带点另外一道菜。“医院这种‘套餐式’检查是为了规避自己的医疗风险,却由我来埋单。”龙青松说,“我感觉花了冤枉钱。”
一个5岁女孩要检查梅毒、艾滋和类风湿因子。记者采访的不少广州市民认为,这难以洗脱医院借检查之名“捞钱”的嫌疑。
记者调查发现,长长的医疗清单上密密麻麻的检查明细,让大多数病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看不懂的医疗清单面前,信息显得“不公开、不透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这种大而全的“套餐式”检查中,如何防止医院在检查项目上动手脚、捞钱牟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杜绝乱收费乱检查 专家呼吁单病种付费模式
在龚副院长看来,5岁女孩入院实际进行的73个大项的“套餐式”的检查,“是根据临床路径订出来的”。所谓临床路径,就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的效果。目前国家正在试点这个医疗界的“新生儿”。
已退休的中山市人民医院冯医生认为这是问题的关键,“为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医院便可以多检查,多检查便意味着多收费,但病人却很无辜,一个小小的病痛,可能迎接它的将是一串长长的检查项目”。然而,这一切却是在“临床路径”的幌子下进行的。
既要为病人治好病,又要防止医院乱检查多收费,业内人士认为,需“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模式双管齐下。
(据新华社广州6月1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