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要闻·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市党政领导参加考试
偃师缑氏: 硝烟弥漫处 建起葡萄园
玻璃幕墙爆裂
楼下轿车被砸
我也会英语
咱们对对话
“丰田”司机醉酒
车停路中睡觉
巧解“疙瘩”的樊“法官”
对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拉网式检查
宜阳县“平安大喇叭”
保村民平安
未来一周雨水不断
电业职工正施工
雨水灌入电缆坑
我市烟叶收购下月开磅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8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偃师缑氏: 硝烟弥漫处 建起葡萄园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皮定均、徐子荣率领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偃师市缑氏镇打响了第一仗,取得“缑氏大捷”。在这片曾经被鲜血浸染的土地上,如今的缑氏人建成了“中国葡萄之乡”,葡萄种植面积达1.3万亩,带动3500余农户致富。

  徜徉在茂密的葡萄架下,头顶上是一嘟噜一嘟噜紫红的葡萄,微风起处,果香扑鼻……

  此情此景,没有人会想到,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硝烟弥漫,经过血与火的洗礼。

  13日,我们来到偃师市缑氏镇,寻访革命先烈们的抗日足迹。当我们走进偃师市缑氏供销社葡萄专业合作社时,偃师市老区建设促进委员会(下称老促会)工作人员指着郁郁葱葱的葡萄园说,当年,皮定均、徐子荣就是在这里指挥,打响了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对日寇的第一仗。

  取得“缑氏大捷”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皮定均、徐子荣率领的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决定把第一仗选在偃师市缑氏镇。

  缑氏是偃南重镇,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重地。为牵制我佛光(原偃师市佛光乡)抗日根据地,日军一个大队加五个连800余人驻扎在缑氏。

  1945年4月20日,我军决定对缑氏日伪军发起攻击。具体部署是:主力于天黑前在杨窑地区集结,3团主攻南门,歼灭秦敏修部;35团攻东大门,歼灭吴桂五部;偃师独立团9连和景阳区干队进攻北门;独立团2、3、5、7中队和区干队打援,2、3中队、缑氏区干队在太子冢以西打偃师和洛阳敌人援兵。2、7中队分别于天黑前赶到伊洛河几个渡口,阻止敌人渡河。夜里10时,主力和独立团一部在尚庄村外,由皮定均亲自指挥。4月21日凌晨1时左右战斗开始,22日下午结束。我军共缴获敌军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12挺、掷弹筒6个、步枪和手枪400余支、战马10匹、电话总机3部、电话机5部,300余人缴械投降,毙敌大队长陈连升等50余人。在豫西抗日史上,这是一次最漂亮、最彻底的战斗,被称之为“缑氏大捷”。

  建成“中国葡萄之乡”

  战斗的号角犹在耳边,而这片曾经被鲜血浸染的土地上,在一代代老区人的辛勤耕耘下,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近年来,缑氏人民在老区精神的鼓舞下,在市、县两级老促会的扶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偃师市老促会副会长魏宝军介绍,缑氏镇土地肥沃,土壤含钾量大,光照时间充足,是全国冬季不覆盖栽培的中心地带,发展优质葡萄有着良好条件。 经过多方考证,缑氏镇决定把葡萄种植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2001年,该镇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葡萄产业取得迅猛发展—— 2001年缑氏镇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称号;生产的葡萄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并成功注册“唐僧寺葡萄”商标;2009年9月通过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2010年3月注册“唐僧寺酒堡”商标。

  “这里生产的葡萄肉厚、汁儿甜,2006年温总理曾亲临葡萄园,盛赞我们的葡萄。”合作社人员自豪地介绍。缑氏镇下辖2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8万亩,葡萄种植面积达1.3万亩,带动农户3500余户,年产量4万余吨,年助农增收1200多万元。

  为了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合作社投资200余万元,全套引进意大利生产设备及法国技术,建成了唐僧寺酒堡,于2009年9月试生产,每年可就地转化葡萄200余吨,新增销售收入150万元。

  昔日的抗日战场,今日成了万亩葡萄园。缑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在这块先烈们曾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记者 刘爱国 见习记者 王子君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