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习惯把吃大排档称为“吃地摊”。大排档集中了诸多洛阳特色小吃,吸引着市民和外地游客。然而,受降雨降温、天气冷暖等影响,大排档生意好坏大相径庭,始终摆脱不了“看天吃饭”。
夜市大排档困于“看天吃饭”
洛阳的夜市大排档,集中了烧烤、涮锅、风味小吃等各种洛阳特色餐饮,每年夏秋时节吸引来众多市民及外地游客。然而,每到下雨天或者降温的时候,大排档门前冷落。
连日阴雨天气,使前一段红火的夜市大排档,一下冷落下来。从多处夜市大排档的情况看,都是门可罗雀,有些甚至歇业。
夜市大排档“看天吃饭”是个老话题。热天热闹,天凉客减,年年如此。
据常到夜市用餐的市民反映,下雨天、降温天不到夜市用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好的防雨设施;二是室外用餐感觉太凉,室内透气性差。
硬件设施缺失是制约顾客用餐主因
目前的夜市大排档,普遍存在环境较差、硬件设施欠缺等问题。
市餐饮协会一位会员说,夜市大排档与传统餐馆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说饭菜价格相对较低,用餐环境较宽敞,顾客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心情和进餐馆、出入高档酒楼不一样。加上大排档特色餐饮比较集中,选购方便,形成了独特的优势。然而,我市目前的夜市大排档普遍都是快上快下、捞一把,对环境的装修相对比较粗糙,没有形成真正的大排档。
他说,从沿海地区看,阴雨天不仅不应该成为夜市大排档萧条的原因,而应该成为吸引食客的因素。因为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就有下雨天一边用餐一边观雨的习俗,别有一番风味。这一习俗,在南方包括我市一些地方仍然存在。
龙头带动规范升级
如何解决夜市大排档“看天吃饭”问题?市餐饮协会一些会员认为,应当提升我市夜市大排档水平,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夜市大排档规范升级。
现在,我市夜市大排档各自为战,同一个夜市,每户老板只顾自己,能做到“自扫门前雪”的不多,更不能从长远出发,进行规范经营。
对此,一方面,应当抓紧建设高品位的夜市餐饮场所,让这个场所从场地到建筑都突出特色,然后吸引特色餐饮户进场经营,加快夜市大排档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协调,对现有的具备条件的夜市大排档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提升夜市大排档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夜市大排档逐步实现“全天候”经营。
据悉,为了留住外来游客,有关部门正在发展特色餐饮上做文章。如果我市夜市大排档能够最大限度解决“看天吃饭”问题,就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在洛阳住宿,这对促进洛阳旅游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王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