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深读周刊·新闻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高考???
中国为什么 没有牛校?
相关链接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12 月 3 日 星期    【打印】  
“华约”、“北约”……高校自主招生展开联盟大战,高考改革未来方向越发迷离,甚至有人担忧,自主招生会不会取代高考——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高考???
  越来越多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出现,未来会否取代高考?面对这种担心,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教授认为,在目前国内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选拔人才最关键是要保证机会公平和能力公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高考与自主招生将双轨并行。

  11月底,清华大学牵头的7校宣告明年自主招生实行联考;仅隔一天,北京大学领衔的7校也结成联盟;不到一周,同济大学等8校阵营浮出水面。连同早已存在的“小五校联考”,高校自主招生如今俨然“四国杀”,而观望者是陆续加入或另组战团,皆有可能。

  尽管目前教育部针对高校自主招生竞相抱团现象还未出台具体意见,但无法否认的是,近几年平均每年至少10万人报考的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并将继续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考生及家庭。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场“抱团大战”,隐喻着中国高考改革未来的方向。

  “华约”PK“北约”

  刚进入11月,地处北京中关村的计桥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副院长梁挺福已经嗅到了空气中紧张的气氛。

  “近几年,每到10月中下旬,或者最迟11月,各高校都要陆续发布自己的自主招生方案,所以我们往往把这段时间叫做自主招生月。”专门负责提供高考志愿辅导的梁挺福,早已在自己的博文中,提醒应届高中毕业生要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自主招生积极备考。

  就在全国中学先后启动高校自主招生第一个环节——校荐和自荐程序时,国内重点高校突然发力,竞相宣布抱团出招,连梁挺福这样的“老高考”也始料未及。

  10月23日,应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邀请,全国100多所中学校长来到上海,与这5所去年已经实行自主招生联考的高校面对面交流,探讨如何完善今年的自主选拔考试。在这次会议上,浙江大学宣布加入以清华大学为首的五校联考。

  “事实上,浙江大学一开始就已经参与了清华的联考策划,因为一直在进行教改,所以去年进入觉得条件还不成熟。”浙江大学招生办主任夏标泉称,在观察一年之后,浙大决定加盟。

  11月20日,在江苏举行的2011年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自主选拔签约仪式上,原本摇摆不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最终也选择加入清华阵营。至此,去年首次组团联考的清华大学阵营,重点院校数量增加至7所,阵容强大。

  消息传出仅一天,另一个“七校联考”突然浮出水面:11月21日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师大、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北航等7所高校,在各自的招生网站挂出公告,宣布2011年他们将在自主选拔录取考试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仅一天之隔,由清华、北大挂帅的两大自主招生联考同盟相继成立,且势均力敌,不能不引人联想。于是,网友将这一事件戏称为“华约”PK“北约”。

  “在高校自主选拔抱团招生这一块,清华并不是真正的‘先驱’。”梁挺福注意到,早在2007年,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5所高校,就曾首开联考先河。当时除北京化工大学外,其余4所高校均分布在海淀区学院路上,人们习惯将之简称为“学院路五校联考”。去年清华五校联考出现后,保留至今的“学院路五校联考”,又被称为“小五校联考”。

  “联考号召力太强,

  ‘北约’完全是仓促应战”

  “争抢优质生源,直接促成了今年高校的抱团结盟。”在“华约”、“北约”形成后,不少加盟高校都间接或直接承认了这一动机,并无讳言。

  “以前只有在高考放榜后,各高校才加入优质生源争抢大战,现在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利用这个机会提前锁定优质生源,其实是生源争夺战关口前移。而高校抱团招生,更有利于生源垄断,”上海一所著名高校相关人员在解释联考威力时反问,“参加一次考试,可以获得7所高校的录取机会,与参加一次考试,只能获得一所高校的录取机会,你会怎么选?”

  北京计桥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提供的调查数据,则直接揭示了这道简单的选择题的答案: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4800人报考,复旦1.2万人报考,北大三校联考1万多人报考,而清华五校联考报名人数则达到5万多,最后4万多人通过海选获得笔试资格。

  与联考的绝对吸引力相比,高校的其他生源竞争策略,只可算常规武器了。

  去年清华五校首次联考时,北大也曾面对全国重点中学出台校长推荐制,鼓励通过中学校长推荐和学生自我推荐的方式,向北大申请自主选拔考试。截至今年11月,入围北大校长推荐制的重点中学,已由最初的30多所发展到161所。

  今年6月,北大还早早在京举办高二优秀学生特色夏令营,为自主选拔提前“储粮”。如规定在营员中按一定比例选拔人才,中选者可自动进入次年高考前的自主选拔程序等。

  虽然全国拥有自主招生权的76所高校,绝大多数在选拔的第一关采取学校推荐与个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但推荐的影响力目前仍然有限。

  “基本上都是曾有学生考入该校,而且与该所高校已建立起相当信任关系的中学,才可能获得高校的校荐资格。”广州番禺南海执信中学分管教学的邢良洪副校长举例说,能获得北大校荐资格的,江苏只有4所,广东只有华师附中等2所,其他名校如广雅、省实、执信中学等均无份。

  “联考号召力太强。”已加入“北约”的上海某著名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眼见清华联考的规模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北约”才被迫出招,“完全是仓促应战”。

  自主招生:

  选择与烦恼

  高校自主招生近10年来,考生增长了20倍。

  为弥补单纯高考“一考定终生”之不足,同时也为了让高校灵活挑选适合自己培养的人才,2003年,国家教育部允准北大、清华等全国22所高校进行自主选拔招生,招生数量限定为当年所招本科生数量的5%。此后,要求自主招生的高校逐年递增,如今已达到76所。其中,北京、江苏、上海地区的高校占半壁江山。

  通常情况下,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在通过校荐或自荐、专家挑选、笔试、面试几道关口后,会拿到高校自主招生名额。这意味着在未来高考成绩上,有加10~30分不等的录取优惠。清华大学甚至承诺,对特殊人才最高可降60分录取。

  2005年,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在“5%自主招生”政策之外,再次被教育部允许进行计划单列改革,即在江浙沪地区陆续实施“千分考+教授团队面试”的预录取改革实验。

  5年后,复旦自主选拔考试中挑选的本科生比例,已从当初的微不足道,占到今天一半以上。

  按教育部要求,高校自主招生不能影响中学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大多数高校自主招生笔试都选择在周末进行。但是高校这么多,难免会有碰车的可能:去年,北京师范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笔试是同一天;北大、清华两校的笔试,也是同一天;天津南开大学原本与北京理工大学的自主招生前后相接,结果北京理工要求考生提前一天到校报到,造成同时报考了两校的学生,也最终只能二选一。

  让考生松一口气的是,“北约”和“华约”明年联考时间最终错开了,有知情者表示,这缓解了两大名校联盟被指争夺生源的舆论压力。

  港澳台及海外高校加剧招生竞争

  在高校的优质生源拼抢大战中,港澳台及海外高校的角色不容小觊,近年来他们频挥的橄榄枝招徕了相当数量的考生,令大陆名校神经紧绷。这也被业内人士视为高校抱团联考兴起的刺激因素之一。

  一份《1999~2006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05~2006年,内地共产生151名高考状元,其中18名高考状元投奔香港高校,约占这两年高考状元总数的12%;同时,北大、清华的状元招生比例,从先前的90.73%骤降至84.66%。在港校吸收的内地优质生源中,以广东地区流出为多。

  “港校提供的丰厚奖学金以及孩子以后更方便到国外深入学习的机会,非常具有竞争力。”广东外语类高考总分状元孙贝贝的母亲,在谈及孩子最终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时,表示看好港校。这也是不少内地状元放弃国内名校的理由,毕竟港校为优质生源提供的4年大学奖学金数额高达45万~72万港元。

  此外,近几年,来自加拿大、大洋洲、英国、美国等各地的海外高校也纷纷组团,进入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联合招生。北京一家专门负责海外留学中介的机构介绍,他们每年平均要送2000~3000名学生外出留学。“与以往不同,以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出去读书,现在一半以上都是学习成绩好的优秀生”。

  与港澳台、海外高校争抢优质生源不同,国内高校的主要舞台在自主招生领域。如北大自主招生报考资格要求: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清华则要求品格高尚、志向远大、学业突出、表现出良好发展潜力或某一方面具有特别突出的特长和发展潜力的高中毕业生。自考选题也更为灵活,如北大自考面试题:哥本哈根会议是不是一场政治博弈?优质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是天经地义的吗?

  自主招生取代高考?

  在“华约”、“北约”相继成立后,传说中的同济版“八校联考”在11月25日也尘埃落定:同济大学宣布,明年将和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举行联考。

  由于8所高校曾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这一自主招生阵营被民间称为“卓越联盟”。

  两天之后,11月27日,“北约”再次大扩容,从原来的7所高校增加至13所:中大、武大、川大、山大、兰大和华科接连宣布加盟。这样,当年加入985工程的39所高校中,已有一大半(28所)高校进行了结盟站队。

  “不加入不行,在联考必然形成生源垄断的情况下,剩下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只有两条路,要么入伙,要么另起山头重新举旗结盟。”上海一著名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如果教育部不在自主招考政策方面有所调整的话,接下来的联考只可能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出现,未来会否取代高考?

  面对这种担心,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教授认为,在目前国内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选拔人才最关键的是要保证机会均等和能力公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高考与自主招生将双轨并行。

  “因为高考对于机会均等来说,依然是最好的选拔方式,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每个孩子每门课都是3小时考试时间,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任何歧视。其后才是作为高考补充手段的自主招生,这是针对适合培养人才设计的一种能力公平选拔,侧重在能力方面,而不是考试机会均等。”丁解释,如果讲机会均等,高校自主招生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机制。

  “高校自主招生更注重学生个人能力与特长,并增加了面试机会,对大城市孩子来讲是好事,提高了上大学概率;对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讲,则是减少了上大学机会,农村孩子只会读书,不会英语口语,不会当面表达,只会死读书,怎么跟城市孩子竞争?”梁挺福坚持,只有在能保证贫困地区孩子上大学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才可谈及取消现行高考制度。

  (据《南方都市报》)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