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拼却老红换新绿
甘棠:召公听政处 名士吟诵地
城市繁华要满足多元需求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2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甘棠:召公听政处 名士吟诵地
  为官一方、一心为民造福的人,会被当地老百姓感念多久?到宜阳县寻村镇的甘棠村转转,你就会明白,百姓心中的这杆秤有多重。

  甘棠村位于宜阳县城西北的郑卢路北侧,村不大,在历史上却很有名,名气大到在《诗经》里都能找到它。《诗经·国风·甘棠》中有云:“蔽芾(bì fèi 形容植物幼小)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 树根、草根)。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说的就是此地。

  对现代人来说,诗句很古奥,讲述的却是一个非常朴实的故事。北宋朱熹在《诗集传》里给这首诗释义道:“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更迭了那么多朝代,这个“甘棠遗爱”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到现在,甘棠村很多人现在都能讲。

  话说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周朝。他死后,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时年龄很小,幸好有两位贤臣辅佐他,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召公配合周公工作,为辅佐朝政呕心沥血,政绩也非常显赫,因此大家又尊称他为召伯。

  召公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坐办公室,爱下基层现场办公。有一年夏天,召公步行到乡间察看民情。天气非常炎热,他在路边看见一棵茂盛的甘棠树,就坐到树下休息。刚坐定,只见不远处一女子呼喊着奔跑而来,几个男子手持绳索和棍棒,杀气腾腾在后边追赶。召公忙令侍从拦住当事人询问。

  原来,当地有一富户,为富不仁。他的儿子是个酒色之徒,见谁家女子年轻貌美,便令家奴抢来做妾。刚才追赶女子的几个男子,便是富户的家奴。

  召公听后非常生气。他先从地上捡来一段干树枝在地上画个大圆圈,把几个恶奴囚禁在里边,又传来那富家子弟,杖脊四十,令其改恶从善。

  处理完这件事,召公感到民间婚姻嫁娶没个规矩也不是事儿。于是,他请来附近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经过反复琢磨,定出了男女婚姻必须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亲迎等“六礼”,并公布实行。以后,民间婚俗中所形成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从此开始的。

  召公又处理了几起民间诉讼,不觉天已晌午。附近不少人家见召公处世公平,纷纷相请,但都被召公谢绝。他坐在甘棠树下,取出自带的干粮,侍从又打来泉水,边吃边喝起来。当他起身准备到其他地方巡视时,又向当地百姓交待:“这棵树是百姓乘凉的好地方,一定要把它保护好!”大家点头应诺。

  召公以德政治天下,应天时,顺民心。以后,召公与周公“分陕而治”,去管理陕原以西的地方了,但这里的人们还一直思念着召公的恩德。尤其对那棵甘棠树,人们把它视为召公的化身,成了凭吊古人的圣地。旁边的村子,也被称为“甘棠村”。

  据史料记载,从周代开始,甘棠就设有驿站,唐时又建有甘棠馆。在刘禹锡、杜牧、欧阳修等名人雅士的诗中,这里被描述成了世外桃源。

  如今这棵甘棠树已不复存在,但亲民爱民的召公仍被世人感念。在现今甘棠村的文化广场上,还屹立着一块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所立的纪念碑(见下图),正面写着“召伯听政处”五个大字。碑文为当时的河南府尹张汉所书。当历史烟云散尽,我们站在“思召公者,爱及甘棠”的故地,对“民心”二字的领悟是不是会更有所得? 记者 邓超 特约记者 宋会杰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