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市委、市政府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一是所有涉及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后,财政对该行业、该系统拨付经费的总量和增幅都不减少;二是对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抵制改革改制的,纪检监察部门、检察系统要调查其中的隐性腐败问题,组织部门要坚决做到“不换思想就换人”。
要靠弘扬“洛阳精神”打好城市提升攻坚战。这是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核心引擎和最大载体。当前,要做到“四抓”:一是抓机遇。明年要举办的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城市综合提升的最大机遇,从现在起就要按照再上层次、再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全面做好各项筹备工作。要借助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高水平举办的平台,使“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带状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建定位得到初步显现。二是抓拆迁。城市提升关键在拆迁、难点在拆迁,我们改善民生的最大突破口更在拆迁。各县(市)区要认真借鉴先进经验,真正做到依法拆迁、和谐拆迁、阳光拆迁,确保实现搬迁群众、投资业主、政府规划“三满意”。三是抓经营。营销城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破解城建资金瓶颈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把“金钥匙”。各地要结合各自实际,深学深究,大胆探索,杂糅百家,博采众长,系统消化,为我所用,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民生效益融为一体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四是抓城乡一体化。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第一类是在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改造中进行的新型社区建设,要同步推进“三改”,即农民改市民、村委会改社区、村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从而一步到位实现城市化;第二类是在工业能够反哺农业、城市能够辐射农村的区域,要积极强力推进“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即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业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第三类是在有条件的区域,高起点实施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大力发展高档花卉苗木,形成“城在花丛中、花丛在城中”的现代田园生态城市格局。
要靠弘扬“洛阳精神”打好民生改善攻坚战。这是密切干群血肉联系的根本举措。当前,要做到突出重点、培育特色、破解难题。突出重点,就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就是“民生经济”,要让民营经济成为洛阳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培育特色,就是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把创业氛围造得更浓,把创业动力激得更活,把创业主体育得更多,引导包括下岗人员、复退军人等在内的各类群体创业致富,让全民创业成为弘扬“洛阳精神”的主旋律;破解难题,就是真正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民生难题。此项工作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中阳总牵头,相关领导配合。除了要继续破解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等共性问题外,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个性问题,各主管领导、主管部门都要按照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的要求,主动办、及时办、办得好。
要靠弘扬“洛阳精神”打好环境创优攻坚战。这是提升洛阳软实力、打造洛阳软环境的关键所在。当前,“环境创优年”活动已经进入查摆问题阶段,必须按照讲问题不讲成绩、讲主观不讲客观、讲自己不讲别人的“三讲精神”,用好公开、暗访、问责“三把利剑”,切实做到“四查”。一要查思想是否解放,看一看是否存在观念不够新、开拓意识不够强、视野不够宽等问题;二要查发展是否科学,看一看发展思路明不明、工作举措实不实、工作方法对不对;三要查为民是否到位,看一看是否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民谋福上,是应付上级、做表面文章还是重心下移、心系百姓;四要查效能是否提升,看一看“庸、懒、散、软”的症结在哪里,从而彻底根治。
要靠弘扬“洛阳精神”打好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攻坚战。这是洛阳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最大潜力,更是洛阳的最大品牌。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策划,大力度投入、大手笔运作,靠运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有机结合,靠学习西安、无锡等地的先进经验,更要靠大力弘扬实干为先的“洛阳精神”,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力争后来者居上,再现洛阳“神都”风采。
弘扬“洛阳精神”,精髓在于转变
作为全市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精神家园,“洛阳精神”对不同群体有不同的要求。对广大市民群众,如果说“洛阳精神”是一种价值追求、一面精神旗帜的话,那么对全市共产党员、全体公务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洛阳精神”则是一种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基本准则、思想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弘扬“洛阳精神”,是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的要义所在。
弘扬“洛阳精神”促领导方式转变,必须认识规律、遵循规律。特别要遵循好群众满意规律,解决好为民福民这一工作水准问题;尤其要遵循好市场经济规律,解决好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问题;关键要遵循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解决好克难攻坚的工作方法问题。这“三个规律”是我们干好所有工作必须遵循和把握的基本要求。
弘扬“洛阳精神”促领导方式转变,必须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稳,根基动摇。基层党员干部既是创造“洛阳精神”的基础,更是进一步弘扬“洛阳精神”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广大基层干部首先要强化责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要关心爱护、热情保护、倍加呵护。要善待基层干部、善管基层干部、善用基层干部,使严格要求与热情关心有机统一起来。在干部任用问题上,对基层一线干部更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各级组织部门提拔干部要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倾斜,让基层一线不仅成为锻炼干部的主战场,更要成为选用干部的主渠道。
弘扬“洛阳精神”促领导方式转变,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转变领导方式上、在弘扬“洛阳精神”上、在大兴实干之风上,绝不能对人不对己、严人不严己,必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和实施对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时效的考评机制,要求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做到带头提升效能、带头公开透明、带头过失问责。
毛万春还同与会人员一起再次学习了《河南日报》刊发的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十八谈”之洛阳篇《一切立足于实》和配发的《实干为先》评论。
郭洪昌对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进行了点评,并就做好第二季度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详见03版)。
在经济运行上要破解瓶颈,确保各项经济指标较快增长。一是强化目标管理;二是切实保障要素供给;三是建立转型激励约束机制;四是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在项目建设上要分类推进,确保足够的投资强度。一是前期项目抓协调,尽快落地,及早开工;二是在建项目抓进度,分类推进,快建多投;三是竣工项目抓运行,达产达效,早见效益;四是谋划项目抓衔接,争取支持,使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项目库。
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要强化支撑,确保在全省第二次观摩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一是落实各项规划,科学布局项目;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壮大主导产业;三是加强平台建设,破解瓶颈制约;四是加强产城融合,实现共建共享;五是完善基础设施,促进集约发展;六是强化激励措施,完善工作机制。
在招商引资上要提升质量,确保招商实效。一是强化措施,增强吸引力;二是突出重点,瞄准大企业;三是跟踪落实,盯紧大项目。
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上要加大力度,确保城市影响力有明显提升。一是精心组织好重大文化旅游活动;二是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三是加快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在深化改革上要强力攻坚,确保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加快企业战略重组;二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三是继续深化其他领域改革。
在城市建设上要加快进度,确保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形象更加靓丽。一是加快新区建设步伐;二是加快洛河以北城区改造;三是加快县城新区和小城镇建设;四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快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七是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上要“三篇文章”一起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明显改善。一是努力夺取夏粮丰收;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四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民生改善上要办好福民实事,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明显提升。一是突出抓好省定、市定实事;二是加快全民创业步伐;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是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五是全力稳控市场物价。
在社会管理上要紧盯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一是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二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应安对“环境创优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讲评,市总工会主席原文涛通报了五一表彰情况。涧西区、偃师市、高新区、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郑州铁路局洛阳车站等在第一季度全市福民强市目标考评中排名末位的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