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龙潭寺
国产奶粉遭信任危机 洋奶粉垄断高端市场
召伯听政处
高端奶粉毛利率到底多高?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请放心购买中国奶粉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5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国产奶粉遭信任危机 洋奶粉垄断高端市场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5月6日,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召集了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美赞臣、澳优6家奶粉生产商开会,了解乳品进口、数量、价格、生产等情况。上述6家洋奶粉企业中有3家确认了约谈一事;国产奶粉生产商暂时未收到约谈通知。

  发展改革委为何要约谈洋奶粉企业?洋奶粉为何能占据国内奶粉市场半壁江山?洋奶粉价格为何能“连连涨”?洋奶粉的利润到底有多高?请看本报综合消息。

  1  国家发改委再次约谈国内六大洋奶粉企业

  5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约谈了国内6家主要洋奶粉企业负责人,以了解奶粉价格等情况,当中就包括了前期被媒体指“顶风涨价”的企业雀巢、澳优等。

  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透露,国产奶粉生产商暂时未收到约谈通知。在接受采访中,上述6家洋奶粉企业中有3家确认了约谈一事。但洋奶粉企业联系人纷纷对涨价消息表示否认。

  2  提价周期越来越短 洋奶粉毛利率达60%

  近日,有报道称部分洋品牌奶粉已提价,提价幅度10%至20%。中投顾问研究中心食品分析师周思然表示,自2005年开始,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随着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得到进一步提高,洋奶粉几乎每一两年就涨一次价,且从近年奶粉涨价潮来看,洋奶粉提价的周期越来越短。

  对于涨价的原因,不少洋奶粉生产厂家声称受成本上涨、配方改变等因素推动。但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洋奶粉的毛利率非常高,获取的利润惊人。

  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祥忠说,经过调查,一罐洋奶粉成本不到100元,但在零售市场上平均价格为二三百元,利润惊人。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对此表示认同。“以某品牌洋奶粉为例,一公斤原装进口奶粉到岸价格仅为10美元,而市场零售价高达人民币二三百元,并且有时同样一款产品在中国的售价要远高于其他国家。”陈连芳研究认为,洋奶粉的毛利率在60%左右。

  外资奶粉占领绝对的市场份额,让业界担忧国产奶粉产业链一旦遭到彻底破坏,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将完全受控于国际市场。从2009年年底开始,三聚氰胺事件重挫奶牛养殖业的恶果开始出现。由于原料奶、运输、人工等成本的上涨,2010年以来,乳制品的涨价浪潮一波接一波,先是洋品牌带头喊涨,然后是国产奶粉的“跟风”涨价。

  3  国产奶粉遭信任危机 洋奶粉涨价底气足

  一些消费者质疑,在能够赚取高额利润的前提下,一些洋奶粉还是频频举起涨价“大旗”,他们的底气何在?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国内奶业市场乱相频出,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愈演愈烈。在这一背景下,洋奶粉自然成为部分消费者的首选,市场地位日渐稳固。

  2008年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在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随后,国家质检总局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多达22家企业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被检出三聚氰胺。

  2008年的这场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奶业几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之后公众成了惊弓之鸟,对传言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农业部今年1月5日发出一份名为《农业部关于开展2011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的通知》的文件。其中关于“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部分,农业部提出,此次安全监测计划监测项目包括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这仅仅是个监测计划,但还是造成公众“误读”,认为有不法商人用有毒物质皮革水解蛋白粉加入奶粉中以提高蛋白成分,市场一片惊慌。

  在全国两会上,农业部官员紧急澄清,唯一发现有关联的也只是浙江那一个案例,近年来并没有发现所谓的“皮革奶”。但消费者给出了最直接的反应:不吃国产奶粉,甚至是不吃在国内销售的奶粉。

  4  洋奶粉控制高端奶粉市场 八成消费者偏爱洋奶粉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前,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为60%,进口奶粉仅为40%,当时奶粉每年进口量从未超过15万吨;而到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至24.7万吨;又仅过了一年,这一数字再增长了62%,首次突破40万吨。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10年国内生鲜乳产量仅增长了0.5%至0.6%,往年正常的增长幅度应是8%至10%。

  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的几年内,美赞臣、雅培、雀巢、惠氏等外资品牌奶粉的市场占有率火速上升,高端奶粉市场基本已经被洋奶粉控制。  

  早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往,国内婴儿配方奶粉的产量都是增加的,但2010年却下降了12%至13%。”中投顾问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宋昆冈的说法,其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由于卷入三聚氰胺风波的国内奶企数量高达22家,老百姓开始倒向外资品牌,导致国产奶粉市场份额迅速下降。

  海关总署在2011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甚至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品生产企业,为适应国内消费需求也开始使用进口奶源,导致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居高不下。

  上述海关总署的报告还指出,当前洋奶粉已垄断一线城市市场,洋品牌已占据国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与此同时,我国近2000家乳企中,规模较大的200家企业中有30%在亏损,其余1800家规模较小的企业绝大部分亏损,甚至停产。

  不少人士呼吁,在消费者日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国内乳企应继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并研制出符合中国婴幼儿需求的差异化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提振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做大做强。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克认为,要振兴国内乳业,当务之急是恢复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比如,可以让消费者全程监督奶源的运输和加工过程。同时,乳品企业应加强自律,维护品牌形象。为推动未来健康发展,国内乳制品企业应致力于全产业链建设,提高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5  乳制品行业“重新洗牌” 全国整顿初见成效

  近几年牛奶食品安全事件屡发而导致行业的信用下降,一系列的整顿措施从去年底开始出台。国家有关部门在去年11月起依照《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所规定的条件为标准,对全国的乳制品行业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的最严厉的整顿,被业界称为“清理门户”和“重新洗牌”。

  今年4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审核结果,全国1176家受理申请重新核准生产许可资格的企业中,只有643家获得了通过,通过率不到55%,数百家企业未作申报而主动退出乳制品加工行业。

  对于这一次全国大规模整顿,国内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认为,不到55%的通过率已达预期效果,“总的来说,此次整顿,使消费者对国产奶品信心的提升,将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王丁棉也同时担心,整顿借助行政手段和政策性促使业内重新洗牌,奶业资源和市场份额更多地流向大企业,会促使寡头加速形成,中国乳业格局将由此发生变化。“本次被清理出局的数百家企业,大致上可腾出将近30%的奶业资源和20%的市场空间。这些被腾出的资源与市场份额,大部分将流向大企业。”

  (本报综合消息)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