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群男人的科举情结
弱势群体的希望,始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于587年开科取士,首创考试之法;隋炀帝杨广于606年首创进士科,试策取士,以成绩论英雄,正式建立起科举制度。
从此,有志做官的人,无须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推荐,都可以自己报名参加定期举行的全国统考,科目自选,路费自负,以成绩论英雄,博取做官的资格。
科举在唐代,不但更为正规,还有不少创新。武则天就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武举打破了文科一统天下的局面,殿试则将考生转化成“天子门生”,使选官的终决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让进士们对皇帝终生感恩戴德,情愿做牛做马,效忠前后。
宋代的科举更加火爆,录取人数比以前明显增多。同时,考试也更加严格,保密制度走向成熟,通过隔离封锁(锁院)、隐藏姓名(糊名)、重新抄写(誊录)等办法,防止考官泄题和考生舞弊。
经历了元代的冷清之后,科举在明、清两代迎来了它的巅峰时代。
在官本位的封建时代,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科考试,带给人们的记忆是永久性的。历经千百年沉淀,考取进士,博取功名,踏上仕途,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几乎成为读书人自启蒙那天起的终生奋斗目标。
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及第,不但凝结成了文人的科举情结,也给整个民族文化心理深深地打上了烙印。每一个家庭,都在期待着子孙后代文才出众,素质超群,十年寒窗后一举成名。因为,在那样的年代,弱势群体要想摆脱困境,跻身上流社会,进入帝国官场,科举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只有明白了这些,你才会理解,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会疯掉。
黄巢和洪秀全,都是古代读书人中普通的一员,都曾经带着这个梦想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当他们发现这扇门已经对他们宣告关闭的时候,他们的梦想也随之灰飞烟灭。
从美丽的云端跌落到残酷的现实,黯然神伤的他们,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实现心中的抱负。这是他们在科举失败之后,走上另一条极端道路的根源。
当时并没有什么人把洪秀全那个奇怪的梦当成多大回事儿。
大家都以为洪老三这次受的打击太大,精神失常而已,说出来的话最多属于狂想症的病象——白日做梦。
6 卸妆之后的螺旋藻
从生化组成的角度来说,螺旋藻确实有它的特别之处。它的蛋白质含量很高,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也比较接近人体需要。在它所含有的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很高。它的维生素含量也很高,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类胡萝卜素。它的矿物质含量也比较丰富,比如钾、钙、铬、钴、铁、锰、硒、锌等。此外,它还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因为这些成分对于人体营养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人们确实曾经对它寄予厚望,说它是一种优秀的食品也不为过。许多“完美食品”的过誉之词,可能有断章取义之嫌,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人体需要多种大量和微量的营养成分,前者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后者指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任何一种成分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甚至使人生病。因为螺旋藻中含有某种成分就说其有“保健作用”,甚至能够“防治某种疾病”,这种看起来很“合理”的推理,实际上只有在人体缺乏某种营养成分的情况下才成立。
对于那些买得起螺旋藻保健品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缺乏什么营养成分的问题。他们对于螺旋藻的追逐,是希望它对身体产生“神奇”的作用,甚至是防治疾病。指出了经销中的忽悠,只能说明商人们鼓吹神奇作用的那些理由靠不住,并不能证明它“没用”,消费者们依然“相信”:那么多“人体需要的有益成分”在一起,加上存在的人类还不知道的成分,总是“可能”有特别的作用。
这种想法本身也很合理,但螺旋藻是不是有那些“神奇作用”,最终还是需要用螺旋藻来做实验而不是通过“理论推理”来证明。许多研究显示了一些“有效”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被商家过度解读,言之凿凿地告诉消费者们“科学研究表明,螺旋藻具有什么什么功能”。然而在科学上,这些都是很初步的研究,即使是研究者们,也往往是说“可能有什么什么功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总的来说,如果生产条件合格,没有重金属污染的话,螺旋藻是一种很安全的野菜。跟萝卜白菜相比,它的营养成分还比较丰富。如果它的价格跟普通蔬菜相差不大,也可以像海带一样成为健康食谱的一部分。不过,指望每天吃上几克来治病强身,根据目前的科学证据来看,实在是一件很不着边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