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解答题是数学试卷中的“重头戏”,如何在最后20天里有所突破,昨日我们采访了洛阳一高高三年级备课组组长陈广辉,请他就解答题的题型特点和答题策略向考生予以介绍。
“分段得分”要求考生“步步为赢”
陈广辉介绍,解答题的评分办法,通常情况下采取懂多少知识给多少分的评分办法,叫做“分段评分”,评分原则一般是:第一问,错或未做,而第二问对,则第二问得分全给;方法用对但结果出错,则给一半分。
鉴于此,考生“分段得分”的基本策略是——“步步为赢”,即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陈广辉说,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考虑周密、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分”。
掌握答题策略还可“分段得分”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点儿分。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考生把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
首先可以缺步解答。考生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抓住得分点的演算就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是“大题拿小分”。
其次是跳步答题。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最后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卡壳处”的攻克如果来不及了,就可以把前面的写下来,再写出“证实某步之后,继续有……”一直做到底。也许,后来中间步骤又想出来,这时不要乱七八糟插上去,可补在后面。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再次是退步解答。如果考生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可以从一般退到特殊,从抽象退到具体,从复杂退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义的启发。
最后是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如:准确做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等。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
记者 李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