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十间房,在洛阳
诗画洛阳
麦黄时节捻馔香
洛阳网广告
森林是快乐老家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5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文化看台
十间房,在洛阳
□李滔
  “十间房”,在洛阳,在洛河的南岸,在邵雍故居的边邻。这是一个艺术家聚集的场所,是洛阳第一个带有“画家村”性质的民间艺术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社会,再没有比当一个画家更容易和更难的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画家早已经不再是深居简出、高高在上的“名流贤士”,而早已被社会化、生活化、庸俗化了。人人都可以画画,人人都好像是艺术家。所以,才有今天的画家满街跑,长发披肩的“艺术家”随处可见。也正是缘于此,才给真正为画而画的画家,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那就是画画不只是娱乐,艺术不只是游戏。一个严肃的画家、艺术家,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自己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和卓尔不群的艺术创造。好在,于前于后,于彼于此,我个人认为都不是坏事。画画的人多,起码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众品位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就刺激和推动着画家的积极创新和不断进取。

  也许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在中国美术界,十多年来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画家村”现象。先是北京的“圆明园”画家村,继而是“798”艺术部落,近几年来颇受世人关注的是京郊宋庄“画家村”。

  任何一种艺术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外部原由与内部动因。客观上说,“画家村”的出现是社会自身需求与完善的结果,同样也是我们今天社会超脱单纯的物质追随而趋升到精神完善的必然过程。主观上讲,画家集群的出现,是画家自身反思与觉醒的产物,在宏大的“现实强音”面前,任何个人的呻吟与呼叫都是极其脆弱与微小的,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不断提醒与昭示个体的社会存在,更重要的是,在艺术不断被世俗化的现实面前,画家需要一方 “净土”、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空间,去思索、去探寻、去创造,去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扎堆儿”,淡天说地,共图发展。

  “画家村”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当今时代的一扇窗户、一道门坎儿,看过去、跨进去都是一道迷人的风景!

  洛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纸贵”曾写尽古都昔日的文化华彩,这里曾诞生或培育了郭忠恕、武宗元、王铎等一代代书画大家。如今具有时代风采和现实意义的新型艺术集体在洛阳出现了,这是洛阳文化的幸事,也是中原艺术界的幸事!

  “十间房”艺术空间,是二十多个有志绘画实践和艺术探索的年轻艺术家的组合,他们大多来自洛阳高校的艺术院系,有着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多年绘画实践的历练。起步之始,他们就以学术性、探索性作为该团体的第一要务和宗旨,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而又严肃认真的绘画群体!

  作为“十间房”艺术空间的发起人,马立新是近几年河洛地区乃至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青年油画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油画风景和人物方面的创作,不断探索油画的“意象”表现语言,作品给人一种苍茫大气之感。关键是高校艺术系的教授,长期以来,不断地坚持油画人物的探索。他的作品善于表现日常生活的细微情节和当代现实背景下人物的生存情态,寓幽默于深思中。

  走进贺朝无的画室,扑面而来的是一组极具现代抽象意味的综合材料作品。按他本人的说法是:材料的综合背后其实是观念的综合。近期的作品中,他把中国传统绘画符号和图式进行解体和重新构成,体现出东西方绘画融合的态势,展示了画家不断求新的创变意识。青年画家刘玉涛的作品更具有当下性和情节性——黄昏里华灯辉煌背后的落寞或一个人在城市房顶上的游走与张望,他揭示的是更深层次的人本情态和人文关怀!

  此外,王嘉、张峻岭、王红丽、向志斌、韩鲲等一批画家的加盟使这个艺术集体的力量更为强大,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

  “十间房”以最初包租的十间房子命名,再简单不过,再朴实不过。同样,你走进“十间房”的第一感觉就是简单与朴实。这里没有“798”艺术工厂现代艺术家们的“另类”与洒脱,也没有住在农家大院里宋庄画家的那分悠闲与逸趣。但你同样能感受到简单与朴实背后的那分单纯与真诚,执著与进取。这是一个怀揣梦想并勇于追求的画家部落,是 一个已经起步并走在路上的青年艺术集体。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