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上,市民各亮绝活。图为箜篌演奏。(资料图片) |
|
升格为“国家级”的牡丹文化节,显示出洛阳丰厚的文化底蕴;“以花为媒”的盛会,已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节日。
看“百姓舞台”,演出阵容强
各种演出56场,参加演员万余人,其中90%为群众演员,现场观众50多万人次……
这是一场全城百姓为之狂欢的盛会,是对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一次集中展示。
4月2日上午,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启动。近一个月时间里,每一场演出都吸引近万观众。
热闹的场面不仅仅出现在周王城广场。活动开展以来,在各县(市)区中心广场等分会场的演出活动也同样精彩。此项活动充分说明我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了实效,显示出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市民对公众性群众文体活动的渴望。
逛民俗庙会,展河洛文化
诙谐逗人的宠物表演,独具一格的卢氏县民间曲艺锣鼓书,专程从开封“跑”到洛阳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4月13日至4月17日,在第21届河洛文化民俗庙会上,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项目让中外游客目不暇接。
据统计,庙会期间,洛阳民俗博物馆接待中外游客4万余人次,40余次被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报道。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庙会在规模、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呈现以下三大亮点。
一是突出了保护和展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的庙会重点引进了一大批在国内、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为庙会活动锦上添花,而且促进了地域间的交流。
二是民间手工制作活动丰富多彩。主办方邀请了一大批在省内外享有声誉的民间手工制作艺人到庙会上助兴表演。
三是临时展览内容新颖。庙会期间的“故纸撷英——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展”,将600份各类中国古代契约文书对外展示。该馆与市酒器收藏协会联合举办的“洛阳市第二届古今酒器艺术展”,展出各类古今酒器数百件(套),也成为庙会的亮点。
牡丹插花赛,余香留心间
4月2日到4月29日,“晚报杯”首届市民牡丹插花大赛让美丽的4月更加动人。专家和市民纷纷称赞此活动体现了牡丹文化节“牡丹的盛会,百姓的节日”的定位。
作为“爱心礼品”,这些由普通市民创作的插花作品被爱心志愿者送到了特殊市民的家中,送到了部队营房、敬老院、孤儿院里——由牡丹传递的温情在城市中久久荡漾。
作为“洛阳名片”,这些作品还被送到了国际围棋大师聂卫平、武宫正树、曹薰铉、林海峰,台湾歌星费玉清,北京京剧院原院长王玉珍等来洛名人的手中——由牡丹传递的雅韵在名人心中久久存留。
作为“形象大使”,这些作品还进入《丝路花雨》、《五女拜寿》剧组,登上了洛阳到各地的飞机、列车——由牡丹传递的芳泽如花城发出的邀请函在人群中不断传递。
4月28日,29件代表城市敬意的牡丹插花作品,由乘坐29辆爱心送花车的29位爱心送花使者送给29位普通的行业代表。一时间,牡丹插花大赛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本报记者 李燕锋 李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