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小小准考证 承载大梦想
青春升腾(国画)
把心安顿好
那人·那树·那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5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收藏天地
小小准考证 承载大梦想
□刘彦卿
  留存至今最早的“准考证”实物——“浮票”。

  准考证是考生进入考场的凭证,主要起验明身份、杜绝冒名替考的作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文化,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准考证。时值2011年全国高考在即,我将自己收集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准考证加以整理,与大家共同赏析。

  一、“浮票”:现今最早的“准考证”实物

  洛阳的考试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夏代,洛阳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学校。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后,设立的太学,学生多达3万余人,堪称世界教育史上一大奇迹。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下诏令分科取士,科举制开始出现。于是,考试便承载起中国无数士人的光荣与梦想。

  在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督学官们也制定了许多反作弊措施。如北宋真宗年间,出现的与当今准考证起相同作用的“相貌册”,一直使用到清代。考生进入考场前要经过严格检查,开襟脱袜,就连带进去的干粮糕点都要切开看看是否夹带字条。考前除点名检查核对“相貌册”外,每个考生还要有两个保人,一个叫“认保”,由考生自己认;另一个叫“派保”,由上面指派。前几年在洛阳古玩市场出现的清代时期使用的“浮票”,可能是现今所见到的最早的“准考证”实物。

  “浮票”就是考生考毕交卷时,将考卷上事先粘贴的纸条撕下一半。洛阳出现的这份“浮票”,系木板印刷,考生名为“赖以尊”,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编号为“治字三十一号”,考生年龄二十岁。同时,用“面无须”来形容考生的面部特征,用“身中”形容考生的身高;中央盖有满汉双文考点大印。因当时没有照片,就用文字描述人的身高、长相。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自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清朝灭亡前,全国的高等学堂只有24所,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考试科目包括外语和国文以及理化、文史等文化课程。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高考分暑、寒两期招生

  1950年实行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第二年实行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1952年起,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于是,就出现了“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准考证”。当时的高考,每年举行两次,分暑期招生和寒期招生。因此,准考证也就有“暑期招生准考证”和“寒期招生准考证”两种。

  如我收藏的“全国高等学校1956年暑期统一招生准考证”呈长条形,考生照片贴在准考证正面左侧,考试日期为7月15日至17日三天。考试科目(第一类)有:语文、数学、物理、外语、政治、常识、达尔文主义基础、地理、化学、历史,另外加试体育、音乐以及国画专业的有关科目。有趣的是,自1956年起至1959年,考试采用的是“五级制”即“五分制”记分法。

  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建立后,直到1966年,一直较为规范,为国家培育了大量栋梁之才。

  三、“文革”时期留下的准考证较为罕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高考,高校停止招生。1971年,高校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是初中毕业也可以,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于是,工农兵大学生开始出现。

  “文革”期间唯一的一次高考是在1973年。这一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高等学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高等学校招生除需经过评议推荐及审查、复查外,还要进行语文、数学、理化三科的书面文化考查,地、市命题,县(市)主持,采取开卷形式。因此,这一年的高考准考证有了一个奇怪的名称——“文化考查入场证”。当年洛阳市共设有40个考场,1700名考生参加考试。遗憾的是,在这一年的高考中,出现了“白卷英雄”张铁生,一下子改变了大学招生路线,使得高考计划流产,无数知识青年的“大学梦”在瞬间被击碎,一切又跌入阶级斗争的漩涡。这样,整个“文革”期间的准考证就较为罕见。

  四、1977年的准考证成为现代文物被人珍藏

  在中国高考史上,1977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得到恢复。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570万,录取了27万人,录取率为4.7%。

  1977年的准考证,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印制,印刷较为简陋,在版式上有横版和竖版之分,在形制上有对折式和卡片式之别,在尺寸上一般以64开居多,只有新疆的较为特殊,摊开后像16开的介绍信那么大。在印刷形式上,大多为铅印。

  1977年的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共七门学科。文科、理科都考政治,文科和理科都是考五门课程,总分500分。当时我市考生的准考证正面为考生的各项信息,背面为七条“考试须知”。但河南省全省考生通用的准考证,却漏掉了“考试日程表”这一重要项目,使得当年全省的所有考场,不得不到处张贴“考试日程表”的告示。1978年的准考证上,及时纠正了这一漏洞,将“考试日程表”醒目地印在准考证背面“考生须知”的上方。

  也许是1977年的高考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起着里程碑的作用,使得这年的准考证显得格外珍贵,现已成为现代文物被许多部门和收藏家珍藏。

  五、准考证折射高考制度的发展变化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地摸索、改进。

  1981年的高考,还有一点变化,就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实行预选制度,按招生计划总数扩大4倍作为预选指标。预选考试一般在6月上旬与高中考试结合进行。这样,在高考准考证中,就增加了一个新品种——“预选考试准考证”。

  1999年广东实行3+x考试。再后来,高考改革又搞了分省命题、高校自主招生等改革措施。高考科目也发生很大变化,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外,有的地方考小综合,有的地方还考大综合,还有的把学业水平测试纳入招生参考等。现今,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

  随着社会的发展,准考证的制作也有了质的变化,从简单的单色印刷到彩色印刷、从部分手写体到全部实现印刷体,从简陋的单面印刷到精致的双面多色印刷,从一张薄纸到别致的磁卡材质……小小的准考证,在承载无数学子的远大理想的同时,还折射出我国印刷工艺的进步和印刷质量的提高。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