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洛阳桥 |
|
这里所说的洛阳桥,并不是位于洛阳的洛河之上,而是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东北约十八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的一座古桥。春天,我和朋友来到泉州,专程寻访这座古桥。在这里,我亲眼看到了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桥,它跨江接海,势若飞虹,雄姿犹存,不禁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创造才能赞叹不已。
泉州同洛阳一样,是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与洛阳相隔千里,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一种说法是,东晋末年“永嘉之乱”,致使中原动荡,大批中原士族汉人南渡入闽避乱,部分洛阳籍士人辗转来此,沿江尤其选洛阳江万安渡口周围安居。因怀念中原、怀念故土洛阳,故将此江、此地以洛阳为名。
南朝时,泉州就有与国外进行友好往来的记载。到了元朝,泉州与海外交流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泉州港不但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大港,更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那时,来泉州通商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一百多个,古人形容“涨海声中万国商”,其盛况可见一斑。
洛阳桥古时地处粤、闽北上的陆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货物都要经过这里。没有建造洛阳桥时,如果走陆路,必须绕道走洛阳江上游的小路,不但要多走很多路,还要翻山越岭。如果要走水路,那就得在万安渡口等候轮渡,故而渡口人流拥挤,货运繁忙。此处号称“水阔五里”,江涛滚滚,一遇风浪便经常会发生翻船事故。北宋初年,随着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洛阳江上建造桥梁便成了人们迫切的愿望。
据历史记载,当时的泉州知府蔡襄主持了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如今在桥南街尾尚留有“蔡忠惠公祠”,以纪念其不朽的功绩。建桥工程从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四月开始,到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二月完成,共用时六年零八个月。桥梁初建时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尺,有桥墩四十六座。洛阳桥历经千年风剥雨蚀、洪水战火,已经破败不堪,现在我们看到的洛阳桥,是1993年国家拨巨款重新修葺的,桥长为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残存原桥墩三十一座。我们乘车在北侧的公路上远远望去,正如明代诗人黄风翔所描绘的那样:“虹垂天际石,云抱水中峰,急雨潮声壮,微晖树色浓。”好一派气贯长虹的壮丽景色!
洛阳桥位于江海汇合处,此处浪涛汹涌,水情十分复杂。在古代,要在如此险要的地带建造一座横跨江面的大桥,是极为困难的,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建造桥墩。当地人告诉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当时的桥工们先沿着桥梁的中线抛置大量的大石块,并向两侧展开相当宽度,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石堤,再在上面建造桥墩。这种施工方法,称之为“筏形基础”,这是洛阳桥对我国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当时的人们还在桥下种植了大量牡蛎,利用这种海生物外壳附着力强和繁殖迅速的特性,把桥基和桥墩结成牢固的整体,大大加强了桥梁的稳固性。这又是人类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一项发明,人们称之为“牡蛎固基法”,开了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我们走近桥墩处细看,依然可见缀满了白色蛎房的痕迹。
洛阳桥的桥面用长条石板铺设而成,每条石板重达数吨。当时建桥,完全是利用潮汐的涨落来控制运石船只的高低位置,顺利地完成石板的铺设。桥墩的形式也很有特色,它全部是由大石条交错垒砌而成。桥墩最上面的两层石条,则向左右挑出,使桥面加宽,以减少桥面石梁板的跨度。所有这些,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并为当时和后世的大规模造桥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洛阳桥还有许多附属文物。漫步洛阳桥头,可以见到两间亭子、三所祠庙、两座石塔、四尊武士石像、二十六块历代碑刻。桥南的“蔡忠惠公祠”里面有蔡襄撰写的著名碑刻《万安桥记》(洛阳桥又名万安桥)。蔡襄是宋代的大书法家,细观碑文,其文章之精练、书法之秀丽、刻工之生动,堪称“三绝”。祠中还有一块清道光年间的《重修万安桥记》石碑,记载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的战舰在晋江、惠安海面游弋,企图侵扰泉州。泉州所属一千三百零七个村庄,训练民兵十万,严守阵地,随时准备打退来犯之敌……这是一块很有历史价值的石碑。
解放后,洛阳桥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些年,人民政府在这一古桥的北面另建了一座新桥,以减少古桥的负担,保护古桥。我们在桥畔远眺,只见新旧两桥并架江上,犹如双虹卧波,十分壮观,不禁想起了明代诗人凌登名的诗句:“洛阳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