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挂在戏楼上方的匾 |
| 明代青石拱桥——金觉桥 |
|
在宜阳县白杨镇东,有一处坐北朝南的典型清代建筑,它就是占地1200平方米的宜阳县山陕会馆。
会馆内现存的建筑有大殿和戏楼,均为砖木结构。会馆内有石碑3通,其中一通石碑为清道光十四年所立(公元1834年)。1940年至1942年,河北省立中学曾在山陕会馆复建,促进了白杨镇的教育发展。1986年,宜阳县山陕会馆被列入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是明清时山西、陕西两省商人在全国各地所建会馆的名称。山西、陕西两省在明清时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他们在很多城镇建造山陕会馆(也称西商会馆),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与当时的徽商及其他商人抗衡。
宜阳县山陕会馆为何建在白杨镇呢?我们从白杨镇向西1000米处、一座矗立数百年的明代青石拱桥——金觉桥那里找到了答案。金觉桥下,干涸的河道上遍布长势喜人的庄稼。宜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雷说,这里曾经水系纵横,交通便利,无比繁华。
白杨镇自古就是豫西重镇,交通发达。明清时期,这里河道交错,是闻名遐迩的通衢之地。那时,白杨镇周围有20多座青石拱桥,至今,这里还保存有6座,金觉桥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秦晋商人在白杨镇云集,为便于生意往来,清康熙年间,由晋陕巨商出资,在白杨镇东大街建成山陕会馆,作为当时山西、陕西到宜阳经商之人聚居和歇脚的场所。
刘雷说,山陕会馆的大殿早年被毁,现存大殿是1993年重修的。会馆入口处的戏楼上下两层,由青砖垒砌,以琉璃瓦、青砖覆面。戏楼门正上方那块书写着“山西夫子”的木匾,是清乾隆年间,由浙江道、山东道监察御史提督,河南、广西两省学政张考题写的。
在布满灰尘的戏楼二楼内,我们看到残破的黑板。刘雷介绍,1940年,河北省流亡政府教育厅长许仲远曾在这里复办河北省立中学。1940年到1942年的三年间,该校在这里培养出1600名学生,他们后来大多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才。
1939年,河北省部分沦陷,河北省政府被迫迁到了洛阳,河北省立中学随之来洛,沦陷区的流亡学生也纷纷逃至洛阳避难。河北省政府便准备把河北省立中学恢复起来,开始着手筹建一所师范学校。
“当时洛阳人口密集,而且经常遭到敌机的轰炸,河北省政府就打算在白杨镇办学。”刘雷说,当时,白杨镇群众基础较好,而且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有东西两座关帝庙及蔡姓、何姓两个祠堂,教育基础、校舍、食物供应等条件都比较优越,适合办学。
1940年秋季,河北省立中学正式开学招生,第一期就招收了400余名学生。河北省立中学的教师大多是河北省流亡到洛阳的高级知识分子,师资优越,教学质量很高,这里一时文豪齐集、名震四方。河北省立中学“落户”白杨镇后,带动了当地的教育发展,白杨镇知行中学的课程半数都是由河北省立中学的教员兼任的。
河北省立中学迁往白杨山陕会馆后,白杨镇在1940年至1944年拥有了两所中学、一所师范、一所完小,共有学生1500余名,教职员工一百四五十人,彼时大街小巷师生济济,文教事业生机勃勃,可以称得上是白杨镇文化教育史上的黄金时代。
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田义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