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错误往往不可避免,但是丧失机遇的大错误决不能犯,因为抓住一次机遇就上一个台阶,失去一次机遇就落后一个时代。
二战后,全球产业转移掀起三次浪潮,带来了三次历史机遇,书写了三次世界经济奇迹:第一“浪”助推日本经济起飞,第二“浪”助推亚洲四小龙腾飞,第三“浪”助推中国沿海冲上“世界工厂”的宝座。
如今,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正踏“浪”而来!在这一时代的拐点,网友“吃火锅唱歌儿”的万言帖《十问洛阳》第三问——“洛阳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中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把洛阳放在全球的视野考量,站位之高,立意之远,问出了洛阳人的清醒与胸怀,更问出了洛阳人的机遇意识与担当意识。
大潮汹涌而来,洛阳堪称风正帆悬,理当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强磁场”——
中原经济区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历史赋予洛阳的重大机遇,千载难逢;
洛阳古有“十省通衢”之畅通,今有水陆空交通之便利,是西进东渐、南下北上之中枢,如果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增长极比作扇面,洛阳无疑正处于扇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洛阳装备制造、硅光伏等五大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具优势,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如此独特的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在整个中西部地区凤毛麟角……
但,机遇是流动的,稍有松懈就会悄然滑过;优势是暂时的,不加利用就会坐吃山空。
抬望眼,抢抓产业转移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已千帆竞发。富士康空降郑州,“郑州速度”引发蝴蝶效应;京东方6代线落户合肥, “合肥速度”带来产业聚集;南昌连续多年成为台商极力推荐城市,吸引台资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株洲北上招揽北汽集团,轿车产业梦想成真……
俯身看,我们正乘中原经济区建设东风,奏响承接产业转移的乐章:项目建设方兴未艾,结构调整攻坚克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步履铿锵。但是,跳出洛阳看洛阳,我们的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承接产业转移“瓶颈”不少:虽引进不少亿元项目,却只见项目少见产业;虽有17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却少见真正的产业聚集;虽有14家部属科研院所,引资、引智却少见重大突破;虽有牡丹文化节这一国字号招牌,却很少真正留住世界500强的目光……
承接产业转移,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的战略区位优势如何转化为吸引资本的强势?我们的历史、工业和科研的厚势如何转化为承接产业的胜势?
我们有没有把握机遇的魄力?我们有没有舍我其谁的担当?
我们的创业环境能否更优?我们的城市平台能否更好?
“转移”,是洛阳崛起的转机。
我们唯有借势而为,顺势而上,既要借势承接外来产业转移,又要顺势带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两“转”合一,使之成为撬动洛阳大发展的强力支撑。
当世界500强挑剔的视线滑过中西部时,当国内名企投资的目光掠过中西部时,洛阳应该惊艳群雄,成为外部资本的青睐之所和产业承接的理想之地。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面对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洛阳理应准备好,理应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