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福民强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在“突围”中重生
改革创新 重振洛阳老工业雄风
图说新闻
《十问洛阳》 作者跟帖 关注本报大讨论
“五问:科研成果如何走出院所?”
2011年5月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评比考核成绩
创新发展,让老重工业基地焕发光彩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6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在“突围”中重生
洛平
  洛阳人一向引以为豪的工业,如今正在引发一场“重生还是没落”的激辩。

  网友“吃火锅唱歌儿”万言帖《十问洛阳》中的第四问——“中国老重工业基地如何重生”,问出了洛阳工业当下的困惑与迷茫。

  走遍中国,很少有哪座城市能像洛阳这样,同时拥有“千年帝都”与“重工业基地”两张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

  工业是洛阳分量极重的城市名片:铿锵,激昂——工业经济的发展在这里奏起最强的乐章;浓墨,重彩——工业基地的建设在这里绘出最美的画卷。从“一五”时期的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河南柴油机厂、洛阳水泥厂、洛阳热电厂,到“二五”时期的洛阳玻璃厂、洛阳耐火材料厂、洛阳棉纺厂……“十大厂矿”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创造着新中国工业的辉煌,书写着这座千年帝都的新生。

  此后至“十一五”末,洛阳工业在既有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基础上,又相继发展了石化产业、能源电力产业、钨钼钛产业、铝产业等,硅、光伏、风电和锂电等新兴产业也闪亮登场。从载人航天工程、三峡大坝工程,到西气东输工程、青藏铁路工程,一项项“洛阳制造”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继续诠释着洛阳工业的骄傲与荣光。目前,洛阳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3.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高达74%。

  但是,我们的传统产业多数居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很多产品“粗、低、重、耗”,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我们的新兴产业“小荷才露尖尖角”,虽前景无限广阔,却尚显稚嫩,产业集聚水平亟待提升……

  与沿海发达地区比,洛阳已少了骄傲的底气;与周边兄弟城市比,洛阳更多了迫在眉睫的压力!

  不管我们心里愿不愿意承认,洛阳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曾经的辉煌,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羁绊,已成为城市提升转型的包袱。

  让人困惑的是,我们年年喊解放思想,年年喊改革改制,可总是有人不敢改,这也怕,那也怕;有人不愿改,患得患失,瞻前顾后;有人不会改,不善谋,不善干。思想僵化,体制老化,机遇就这样一次次与洛阳失之交臂。

  更让人不解的是,今夕何夕,我们许多人还依然陶醉于“十大厂矿”的昔日荣光中,还定格在“洛老大”、“洛老二”的思维定式中,悠然自得,沉醉不醒……

  工业强,则洛阳强,河南工业看洛阳。

  当“十大厂矿”带给我们的荣光渐行渐远时,当福民强市乐章轰然奏响时,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时,更多的洛阳人愈发清醒,愈发警觉,愈发忧患,大家在“思”在“想”,“思”洛阳工业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发展坐标中的位置,“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老工业振兴之策。

  依靠传统的发展方式,我们难以实现新型工业化。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洛阳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也难以为继。

  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我们没有现成的摹本。洛阳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打破坛坛罐罐,对旧的体制机制进行全方位大手术。不敢改革,就不会脱胎换骨;不敢“壮士断腕”,就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按照“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品牌”的思路,落实“调整、提升、融合、顺应”的方针,洛阳工业必将在“突围”中重生!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