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唐春成 |
|
核心提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近日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的一份问卷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超过60%的居民不认识自己的邻居,只有38%的居民会在家里遇到紧急情况时愿意向邻居求助,有超过70%的居民非常愿意与邻居交流……
“门镜窥人”
邻居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此次调查中,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20多名学生来到全市20多个小区,向210户居民发放社区邻里关系调查问卷。记者与调查员丁远明随机来到位于西工区繁华闹市区的一个商品房小区里。我们从居民楼最高层第28楼开始挨家挨户敲门到了第24楼,才有一户居民开门。
原计划在这个小区对1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可我们足足用了1个多小时、敲了40多户居民的大门,才完成任务。敲门过程中,我们明明听到屋里有动静,可不少人选择沉默。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6.3%的居民表示认识邻居,并有过交往;而在是否愿意与邻居进一步交流,建立良好邻里关系时,有70.5%的居民选择非常乐意,只有不到2%的居民说没兴趣;在对自己邻居的要求上,有75%的居民都表示自己愿意与乐于助人、热情有礼并且讲公德的邻居打交道。
愿意交往
是什么堵住邻居心中那扇“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有交往的意愿却又说不出口呢?在调查员走访的20个小区中,既有新建的住宅小区,又有老街坊,不过,在大家回答什么原因阻碍了您和邻居的交流时,最多的回答是“太忙,没机会”,也有人说“主动交流有点不好意思”。
在影响邻里关系的原因方面,绝大多数人选择环境污染、饲养宠物;在与哪类邻居最好相处方面,有121名受访者表示老年人最好相处,而认为年轻人好相处的仅占24%;在如何加强邻里关系的建议方面,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社区,有92%的居民希望通过举行社区活动加强邻居之间沟通。
三大原因
导致邻居之间互不信任
市精神卫生中心业务院长赵路斌认为,导致目前邻居之间互不信任有三个原因:一是认识上的缺失,有些人认为同邻居交往无直接利益,这些人在交往中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二是生活节奏问题,虽然有些人愿意向邻居打开心扉,但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三是人的戒备心作用,不少人把邻居作为陌生人对待,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无信任可言,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了。
“线上线下”
“E时代”的邻里关系很潮
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如何才能让邻里关系走向和谐?赵路斌介绍,在我市,也有不少人已经行动起来。在涧西区,为了增进邻居之间的交往,一些社区开始举行“邻居节”活动,希望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交流,打消不信任感。
相比于传统的串门、打招呼、帮忙等邻居之间的交往,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目前也正在我市悄然兴起,它带着浓浓的“E时代”气息。
“大家要小心看好孩子啊!有人在花坛里发现了老鼠药。”“我家装修需要个梯子,哪位‘芳邻’可以借我个梯子用一下?”“咱小区有家具齐全的房子出租没?”……在一个名叫“洛阳文兴阳光水岸”的QQ群里,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居民不用串门,在网上就可以聊天了。
目前我市不少的小区成立了业主QQ群,这种新型邻里关系,受到热捧。
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社区管理专业教师成曦认为,邻居之间缺的不是感情,而是缺一个方便交流的平台。如果社区和物业公司能够在小区里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多组织一些社区活动,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打开心门。
记者 李砺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