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瑞氟业公司30万吨/年硫酸生产项目 |
| 老君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
| 县城夜景 |
| 古朴清新小城镇 |
| 扶贫搬迁小区 |
| 新建县人民医院效果图 |
| 远眺县城 |
| 千名干部帮扶困难群众 |
|
过去的五年,是栾川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社会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也是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
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过去,栾川县的巨变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生动印证。
最重大的变化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栾川县完成生产总值14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2.7倍和2.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五年翻番,达到12.5亿元,多年稳居全市首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是前五年的8.3倍;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是2005年的2.5倍;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84元,与2005年相比,均翻了一番;2010年,工矿业销售收入接近200亿元,旅游业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达到113家。
最突出的变化
调结构促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栾川县积极稳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矿业秩序得到整顿,工矿业在调整中不断壮大;成功创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达到6家,四季旅游节会活动影响不断扩大,相继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等称号;苗木花卉繁育、林下养殖等形成一定规模,君山制药、奥达特食用菌、百世荣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兴起;五年累计造林11.5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82.4%,位居全省首位;13个乡镇成功创建生态乡镇,74个村成功创建生态文明村,成为全省首家生态县,环保模式和生态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最显著的变化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栾川县五年累计投资8.6亿元新建、改建县乡公路844.1公里,投资8540万元实施通村联户道路349.6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城乡通行条件明显改观;五年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7亿元,解决了140个行政村11.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工作连续5次荣获“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称号;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累计投资61.1亿元实施旅游县城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3平方公里;一大批城市路桥和公益设施建成投用,实施了县城美化、亮化工程,市政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美的小城”等殊荣,“国家卫生县城”连续两届通过复查验收;小城镇改造和经营始终处于全市前列,五年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0.2亿元,连续多年名列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行列。
最可喜的变化
民生不断改善
栾川县五年累计投入3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每年都持续不断上一批民生项目,每年都坚持不懈办一批惠民实事。栾川县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学校D级危房改造,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条件普遍改善;实施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和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村村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扩大;相继建成了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3个农村文化大院,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成功获批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全县农村群众在全市率先享受到国家新农保政策;建成和正在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10.7万平方米,用于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难问题;14个乡镇全部建起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2%;五年来共投资2.67亿元,使3070户11834人告别了祖辈居住的深山老林。
最难得的变化
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有效提高
栾川县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新”大讨论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增强、素质提升;深化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党建先锋工程,大力培育杨岳式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民党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等重大考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断完善干部评价机制,规范干部选任程序;逐步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大力开展环境创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本版文图由王晓东 李艳 韦海涛 侯豫炯 杨慧娟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