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007大破量子危机》剧照
(资料图片) | |
核心提示
说起间谍,人们往往会想起007,会想到出入各种高档的社交场合、靠牺牲色相来换取信息的美女……其实,在互联网、手机、无线网络连接起来的“地球村”里,传统间谍已无处藏身,电子化“间谍”悄然登场。
1 传统间谍频频失手
现在,间谍现在似乎越来越容易“失手”——除了俄罗斯情报部门外,包括英国军情五处甚至是以色列声名显赫的摩萨德都频频失手。事实证明:传统人力间谍的最大敌人不是敌国的反间谍机构,而是技术的进步。
在无线电发明之前,人们传递信息往往口口相传或是通过书信来往,人力间谍是那个时代的主宰。
无线电技术的广泛使用,让人类社会的交流突破了距离束缚。二战中最大的机密是盟军截获的大量德军绝密情报,这些情报经过破译后被分发给盟军指挥官。
20世纪60年代,卫星的出现使得间谍的地位再次被撼动。间谍卫星出现后唯一的缺陷就是卫星照片胶卷需要一段时间后由返回舱带回地面,周期较长。随后,数码电子图片技术的问世,解决了实时性的问题,彻底让侦察卫星成为主要的间谍手段。
20世纪末,互联网技术和手机的兴起,更是彻底将传统间谍的最后一点“神秘”毫无保留地剥去。在互联网、手机、无线网络连接起来的“地球村”里,间谍们无处藏身。
2 电子化“间谍”登场
对于还没有被互联网和电子通讯工具所完全吞噬掉的“第三世界”,传统的间谍似乎找到了最后一块“自留地”。然而在现实中,美国的间谍很难进入那些封闭的宗教部族,而且由于当地居民虔诚的宗教信仰,这些间谍也很难发展“下线”。
目前,在这些地区担任主角的依然是那些电子化“间谍”。这些“身临”战地的美国间谍往往躲在美国本土基地的空调房之中,下班后还能回家和妻儿老小共享天伦之乐。
2010年,德国《明镜》杂志采访了在阿富汗作战的无人机“飞行员”。虽然执勤的区域远在阿富汗,他们却在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兰利总部坚固的地堡内上班。飞抵目标上空的无人机能够清晰地监控地面上每一个阿富汗人,但行动所动用的资源是全球性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端坐在地球的一端,他们戴着耳机、麦克风,端坐在一台连接着5台显示器的电脑前,双手紧握着操纵杆,两眼紧盯着屏幕,通过军用卫星、战场数据链所遥控的无人机在地球的另一端监控着地面发生的一切。
这些“间谍”和“攻击者”自嘲为“上班族”。虽然他们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每天却在电脑屏幕上杀人,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
(据新华网)
相关链接
历史上的王牌间谍
玛塔·哈丽:史上头号美女间谍
一战期间,她是巴黎的当红脱衣舞娘,也是史上最著名的超级间谍之一。
1915年,隐藏在联军上层的德国间谍得知,有一份英国19型坦克设计图藏在法军统帅部高级机要官莫尔根将军家中。为得到设计图,德军派出玛塔·哈丽。哈丽利用一次舞会的“邂逅”,让莫尔根魂不守舍,并最终拿走了设计图。1917年,哈丽被法国以“叛国罪”的名义处死。
达斯科·波波夫:007风流版原型
以风流闻名的达斯科·波波夫是二战时最著名的双面间谍。许多人认为,007的原型就是他。波波夫一方面向德国人提供了大量由军情五局精心编造、无关痛痒的情报,取得纳粹的信任,另一方面,他将德国发展火箭等重要情报报告给英国人。英国将军皮特里曾评价波波夫:一个人牵制了7个至15个德国步兵师。
南希·韦克:纳粹“黑名单”第一人
已经98岁高龄的南希·韦克曾是德国纳粹“黑名单”第一人。德国纳粹占领法国后,韦克设法将信息和食物给法国南部的地下组织,后来又利用富商夫人的身份,以假证件继续留在沦陷区。她先后帮助1000多名潜逃的战俘和盟军飞行员穿过法国边境逃到西班牙。
罗伯特·汉森:FBI中的克格勃
美国公民罗伯特·汉森1976年进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工作,后来投向克格勃的怀抱。2001年,汉森被捕。美国联邦调查局认为,从1985年开始,汉森向苏联、俄罗斯提供了多份绝密情报,其中包括美国的核武器发展计划等绝密文件。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