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 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市区伊川实现 公交“无缝对接”
三伏大练兵
张冠李戴二百年 一方墓志终正名
公积金客服热线 24小时为您解惑
今明有阵雨 天气稍凉爽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7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北魏元怿壁画墓:
张冠李戴二百年 一方墓志终正名
  甬道东壁南侧的武士画像。(资料图片)
  ■ 壁画墓简介

  元怿(yì)壁画墓位于老城北2公里的洛孟公路东侧瀍河西岸。墓上有冢,高约15米,直径30米,旧时称青菜冢,后又被讹传为司马懿坟。1948年该墓被盗时出土一方墓志,墓志长95.5厘米、宽100厘米。从墓志内容可知此墓为北魏元怿墓。该墓由墓道、前甬道、石门、后甬道、墓室构成。墓室为四周略带外弧的方形,长、宽约9米,小砖砌成,顶部已塌,但仍可看出为穹隆顶。

  ■ 壁画内容

  该墓的墓室及甬道绘有壁画,因被盗严重,墓室壁画已遭破坏,内容无法辨识。甬道两侧各绘仪卫武士两个,个头与真人相仿。壁画的绘制方法是在砖壁上涂抹约1厘米厚的白灰膏,抹平后用红黑二色作画,黑色线条勾勒人物及衣褶轮廓,红色平涂填色。

  ■ 壁画故事

  司马懿坟讹传200年

  青菜冢、司马懿坟、元怿墓,一个大土堆,为何有这么多名字?如果说叫青菜冢可能是因为它上面曾种满了青菜,那么,青菜冢为何又和司马懿坟联系在一起了呢?

  原来,清代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对司马懿无比崇拜。为了在洛阳寻找司马懿的坟墓,他忙活了好一阵子,最终认定——老城以北、瀍河西岸的青菜冢就是司马懿的墓。之后,龚松林屡屡到这里祭拜、凭吊。

  经知县大人的宣传、推介,之后各地的文人、学者,百姓、游客纷至沓来,在土冢前凭吊怀古,抒发对司马懿的种种感情。

  这个被人凭吊了200多年的“司马懿坟”引起了盗墓贼的极大兴趣。据介绍,1948年,几个盗墓贼凿穿厚厚的黄土,本希望从这个大墓中发一笔横财,谁知竟然更正了一个历史错误。他们从墓内挖出一方墓志,一看才知,这竟是北魏清河王元怿之墓。

  1965年,考古人员从盗洞进入墓室进行考证,发现该墓确实是北魏墓的形制,司马懿坟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才貌出众招人嫉恨

  被人张冠李戴了200多年,这个墓冢终于被正名。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元怿到底是谁?他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元怿是在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北魏孝文帝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清河王。据文献记载,元怿不仅熟读经史,文采出众,而且头脑敏捷,善于决断,在当时有很高的威望。他还是一个风度翩翩、儒雅俊朗的美男子。岂料他出众的才貌竟给他埋下了祸根。

  宣武帝(元怿的哥哥)驾崩后,刚满5岁的孝明帝继位。由于皇帝年幼,朝政大权由孝明帝的母亲胡太后执掌。作为朝中重臣和孝明帝的叔叔,元怿倾尽全力辅佐朝政,对贪赃枉法的官员毫不手软,因此得罪了一批人,其中就有胡太后的妹夫元乂(yì)和深受胡太后宠信的宦官刘腾。更要命的是,年轻寡居的胡太后看上了元怿的智慧和美貌,遭到严词拒绝后怀恨在心。借此机会,元乂、刘腾多次设计陷害元怿。

  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元乂、刘腾收买宫中负责皇帝饮食的主管胡定,让胡定指认元怿命其在食物中下毒,企图毒死孝明帝。明帝当时只有11岁,听信了谎言,于七月初四下诏杀害了元怿。

  元怿被害时年仅34岁,消息传出后,天下震惊。

  终得昭雪厚葬北邙

  由于元怿一生清白、为人正直,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孝明帝和胡太后为元怿平反昭雪,并将其厚葬于“瀍西邙阜之阳”,也就是今天的洛阳老城北部、瀍河西岸。

  经过厚葬的元怿墓到底有多“厚”?因为盗墓贼的“光顾”,我们已难以得知。不过,从一个事例我们也许可以窥豹一斑。市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告诉记者,1992年初,为配合北魏宣武帝景陵的开放,市文物部门决定将元怿墓复原,在北魏帝王陵园展出。文物工作人员对元怿墓进行重新调查时,在墓室前部的淤土中发现一彩绘陶俑头。该俑头高9.8厘米,戴黑色小冠,面部和颈部为粉色,脑后及顶部头发涂黑,双眉墨绘,口部朱涂,方面大耳,眉清目秀,面含微笑。

  陶俑的大小和数量在北魏时期是显示死者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物之一。元怿墓中有多少陶俑,已不得而知。不过,若按北魏陶俑头与身长的比例通常是1∶8来算一下,这个陶俑的高度至少有70厘米,这么高的陶俑在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中是少见的。

  仪仗武士见证民族融合

  除了俑头,该墓内遗留下最为珍贵的还是绘于甬道两侧的壁画。我们看到,甬道两侧的壁画长2.16米、高1.9米,分别绘两名武士,尽管已历经千年,仍保存得十分完好。东壁南侧的武士保存得最完整,其身高约1.74米,戴白色小冠,头向墓道方向微侧,双目直视,上身穿双领广袖衣,下穿白色缚腿裤,脚穿尖头鞋,前臂内屈,双手置于胸前,执一黑色长剑,右手食指翘起指向前方,形象威严。其余3名武士装束基本相同,犹如真人一般,给人以庄重神圣之感。

  徐婵菲介绍,北魏时期壁画目前发现的数量不多,元怿墓中的人物壁画保存比较好,对于研究北魏时期的绘画、南北朝文化交流以及对后世墓室壁画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元怿墓的壁画,我们还能了解到,北魏的墓葬壁画在内容和布局方面基本上沿袭了汉魏以来的习俗,有所不同的是,元怿墓将武士的位置从墓室内移至墓门以外的前甬道上,且每侧绘制两人,这样的布局安排使所绘武士除了具有守卫墓主人之意外,更增添了显示墓主人生前地位的仪仗作用。这种利用墓门以外空间绘制壁画以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做法,是目前所知年代较早的。其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时代的壁画墓中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甬道、墓道壁画。另外,4名武士的衣冠服饰完全是中原汉族的装束,这侧面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的禁用胡服、改穿汉服的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果。

  记者 李燕锋 实习生 于诗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