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李玉明 | |
核心提示
我市在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时要求,再发展蔬菜基地1.4万亩。
根据规划,2011年,我市投入2000万元用于扶持蔬菜生产,新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截至7月底,我市今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万亩,其中市供基地1.1万亩、县级基地1.9万亩;5000亩老菜田改造已完成2800亩。
随着我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人口和蔬菜需求量猛增,一度市场上80%的蔬菜需要从外地购进。为缓解供需矛盾,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蔬菜基地。
截至2010年底,我市蔬菜种植面积达81.6万亩,年产171万吨;计划到“十二五”末,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
1 政策:大力扶持 保障供应
2000年,我市蔬菜种植面积为37.1万亩,其中直接供给市民餐桌的市供蔬菜基地约4.2万亩。后来,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市供蔬菜基地面积逐渐萎缩。2007年,市供蔬菜基地面积降至2.7万亩,而城市人口和蔬菜需求量猛增,一度80%的蔬菜需要从外地购进。
2008年,我市将蔬菜基地建设纳入城乡居民办的“十件实事”,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调动农民积极性,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0年,我市印发《洛阳市蔬菜产业发展意见》,制定“五带二十区”发展规划,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扶持蔬菜基地建设。
从2007年至今,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增加14.7万亩,其中新发展市供蔬菜种植面积4.6万亩,新发展日光温室5200余栋、塑料大棚6500余个,缓解了蔬菜供应紧张局面。今年我市计划新增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目前已完成目标任务的75%。
2 问题:规模较小 管理松散
2008年起,我市蔬菜基地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全市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10.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1万亩,塑料大棚2.3万亩,小拱棚约6.1万亩。然而,该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蔬菜基地规模较小。目前,蔬菜基地主要集中在伊滨区、孟津县、偃师市和宜阳县,大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较少,特别是设施蔬菜,棚内面积超过200亩的基地只有孟津县送庄镇梁凹村和偃师市大口乡韩村。
种植管理机构不健全。我市仅有孟津、宜阳、洛宁、洛龙等地设有蔬菜专门管理机构,其他地方则由园艺站、农技站或其他单位兼管蔬菜产业发展,不利于蔬菜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市场流通和储备体系不够完善。我市仅有老城区中原农贸城、洛龙区李楼两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而涧西区、高新区几家小型果蔬批发市场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差,交易能力低。此外,由于我市蔬菜冷储设施较少,导致蔬菜旺季积压、淡季供应紧张。
3 建议:加强统筹 完善体系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将超过100万亩,基本满足城乡居民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市农业局专家提出发展建议:
一是调整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扩大基地建设范围和种植规模。设施蔬菜对改善北方城市冬春蔬菜供应紧张局面有着重要作用,对平抑蔬菜价格作用明显,因此应大力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蔬菜管理机构。产业规划区内的县(市)区应尽快成立专门蔬菜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其统筹指导作用,促进我市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步伐。我市应在市区周边兴建一批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并鼓励蔬菜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进行农超、农企对接,实行订单生产;兴建社区蔬菜直销店,缓解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难题。
四是健全蔬菜储备体系。鼓励蔬菜批发市场、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在市区周边和蔬菜批发市场建设蔬菜冷储设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五是在继续加大财政扶持的基础上,积极通过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引入先进企业,并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促进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记者 石蕴璞 见习记者 赵佳
相关链接
“五带二十区”工程,即连霍高速北以孟津县送庄镇为中心向东辐射平乐镇、会盟镇,向西辐射朝阳镇、常袋乡,建设高效设施蔬菜产业带3万亩;沿洛宜公路(待建)以宜阳县寻村镇为中心向东辐射洛龙区丰李镇和高新区辛店镇,向西辐射柳泉镇、韩城镇和莲庄镇,建设反季节特色蔬菜产业带2万亩;沿洛栾快速通道两侧以伊川县鸣皋镇为中心向北辐射平等乡、水寨镇和彭婆镇,向南辐射酒后乡和嵩县田湖镇,建设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带1万亩;沿207国道以偃师市大口乡为中心辐射高龙镇和翟镇镇(207国道以东),建设设施蔬菜产业带1万亩;沿洛南高速以汝阳县陶营乡为中心辐射内埠乡,建设设施蔬菜产业带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