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社 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大学生打工缘何“剃头挑子一头热”
丝绸之路接东西 各色胡人汇洛城
锅塌豆腐
放心早餐网点有望下月覆盖汝阳县城
市本级交通建设项目公示表
市本级干线公路养护综合提升集中整治项目公示表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8 月 17 日 星期    【打印】  
丝绸之路接东西 各色胡人汇洛城

  在洛出土的唐代墓葬壁画中,胡人形象十分生动。(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今天的洛阳,正在朝着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迈进。您知道吗?其实,早在唐代,洛阳城里已处处洋溢着国际大都市的气息了。南来北往的域外胡人分布于洛阳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的身份上至使臣、藩将、官员,下至马夫、驼夫、歌伎、仆从、驯兽师等。

  随着对唐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和崔氏墓的进一步了解,胡人以其独特的形象进入我们的视野。今天,我们就带您一起欣赏这些壁画,来领略域外胡人曾经在洛阳的生活状态。

  1 胡人牵驼画中来

  “眼睛深似湘江水,鼻孔高于华岳山”,提起胡人,许多人都会想到唐代诗人陆岩梦的这一描述。

  陆岩梦的诗句尽管夸张,但深目高鼻的确是西域胡人的显著特征之一。不仅如此,从唐代各种资料,包括诗歌、小说中,我们都会看到大量关于胡人的形象、生活的记述。唐时的胡人到底是何模样?

  日前,在市古代艺术博物馆,我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已经修复完毕的唐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和崔氏墓内壁画上,几个高鼻梁、络腮胡的“老外”以其逼真的神态、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通过画面,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些“老外”有的牵马,有的控驼,有的是躬身施礼、神态谦卑的守门人和侍者,有的是披甲仗剑、威风凛凛的武士。在画师高超的画笔下,人物的身高以及马匹、骆驼的尺寸和真人真物相差无几,骏马形态丰满、体格健壮,骆驼造型生动、四肢有力。据介绍,这些胡人牵马、牵驼的形象分布于墓道两壁,其中唐氏墓中共绘马4匹、骆驼2匹、牵马控驼人物6名、守门人2名,崔氏墓共绘马6匹、牵马人物6名、守门人2名。

  仔细留意,我们发现这些“老外”的装束居然有胡人风格和汉人风格两种,其中牵马控驼的人是胡人装束,头戴高尖番帽,身穿翻领衣袍,小袖细衫,脚蹬尖勾鞋或黑色高靿(yào,靴或袜子的筒儿)靴;守门人和侍从是汉人打扮,他们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服。但他们都有共同的面部特征——高而尖的鼻子、浓密的络腮胡须。

  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从哪里来,在当时社会中从事什么职业,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2 他们从丝绸之路而来

  众所周知,唐代的中国综合国力强盛、社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及对外贸易繁荣,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中占据颇为有利的位置。洛阳作为都城之一,发达程度足以与今天的北京、上海相媲美。正因如此,众多域外人士不远千里,纷至沓来。

  那么,来洛阳的胡人都是些什么人呢?市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介绍,通常情况下,我们所指的胡人主要指居住在现在的中亚地区的粟特人,他们聚集的地区一般都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通道上,来往洛阳比较方便。关于粟特人,根据资料记载,他们特别善于经商,经常把西域的珠宝、香料、牲畜贩运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丝绸带到西方,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承担者。

  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唐代在洛的胡人身份地位是非常多元化的,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是丰富多样的。按身份地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上层胡人,这一阶层的胡人一部分为中亚诸国的王族成员,出于政治需要来中国入侍为质,还有一部分是部落首领。他们一方面是迫于唐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又羡慕唐朝社会先进的文化和优越的物质生活,于是率领整个部落归顺唐朝。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得到唐政府的册封,成为效力朝廷的文臣武将,生活很舒适。

  第二类是中层胡人,这些人虽无官位,却有自由的身份和自己的产业,主要是胡商和小业主。胡商一般从事贩卖珠宝、香料,经营旅馆、饭馆、酒肆,放高利贷等活动;小业主有的从事畜牧养殖、驯驼驯马,有的是小有田产雇人耕种的地主富绅。

  第三类则为下层胡人,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主要有职业军人、武士、服务于显贵豪绅家中的侍从与奴婢以及混迹于饭铺、酒肆等处的歌伎等。

  徐婵菲说,壁画中的胡人形象大多属于第三类,且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

  3 国际气息洋溢洛城

  奇怪的是,壁画中只见“胡男”,不见“胡女”。事实上,唐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有关“胡女”的描述,如李白诗中的“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等。

  徐婵菲解释说,目前绘有胡人形象的唐代壁画墓数量并不多,即便是壁画上绘有胡人形象,胡人的人数也很少。唐氏壁画墓的墓道两壁绘有8个人物,可确定是胡人形象的就有6人,这已经很惊人了。而且,在唐代出土的各种陶俑中,“胡女”形象也非常罕见,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等有关,真实原因目前很难确定。

  不过,看着这些壁画上的胡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华胡人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不管是自觉自愿,还是被迫无奈,接受大唐文化、融入唐代社会是必然的趋势和结果。

  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壁画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穿汉服的胡人,还能看到穿胡服的汉人。史书记载,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社会上一度流行汉人穿胡服的风尚,不仅男人穿,连女子也穿,着胡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装束之一。

  试想一下,当时的洛阳街头,穿翻领胡服的汉人和戴幞头的胡人摩肩接踵,他们各自操着生硬的汉语或胡语在交流。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努力的方向吗?

  记者 李燕锋 见习记者 崔晓彧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