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文 体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变中奋起,十年磨砺铸辉煌
NBA停摆 奥巴马“有点伤心”
林丹退赛非战略安排
相声新生代 最一“网”情深
洛阳网广告
巴蒂斯塔诉老马诽谤
《铁人王进喜》 突出铁人柔情一面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豫剧《程婴救孤》10年演出800多场,叫好又叫座
变中奋起,十年磨砺铸辉煌
  《程婴救孤》剧照
  由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而成的豫剧《程婴救孤》,自2001年搬上舞台,十年来创造了中国戏剧界的一个奇迹,不仅叫好又叫座,迄今已经演出800多场,而且几乎囊括了所有国家级舞台艺术大奖,并多次代表中国登上国际舞台。《程婴救孤》的突出成就,成为当代戏剧界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

  豫剧在新世纪的重要突围

  《程婴救孤》讲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一家300余口被奸臣屠岸贾所害,只剩下公主腹中的胎儿幸免于难。赵盾门客程婴等人冒死救孤,上演了一段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悲壮历史。

  豫剧是河南的第一大剧种,曾涌现了《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经典剧目。但在新世纪前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豫剧没有出现能够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剧目。河南豫剧二团正是抱着“突围”的使命,创作了《程婴救孤》,在2004年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一举成名,荣获“文华大奖”第一名。一时间,观众为之叫好,专家为之称赞。尔后,该剧又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几乎囊括了中国舞台艺术的所有奖项,不断续写着新的辉煌。

  《程婴救孤》的意义,超出了这出戏的本身,它不仅救活了河南豫剧二团,也带动了河南戏剧创作的整体进步。其后,豫剧《铡刀下的红梅》、《常香玉》、《清风亭上》、《香魂女》及越调《老子》相继推出并连续获奖,标志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河南戏曲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期。

  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精品力作

  目前,艺术生产有一个很大的“怪圈”:很多剧目获了奖却赢得不了观众,占领不了市场。《程婴救孤》打破了这个“怪圈”,在获得一系列大奖的同时,在观众中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截至目前,《程婴救孤》已演出800多场,收入近2000万元。

  《程婴救孤》贯穿着精品创作理念。《程婴救孤》上马伊始,河南豫剧二团就提出,要把该剧打造成可供剧团吃饭立身的精品。之所以有这种魄力和勇气,缘于他们对精品的清醒认识,他们认为:精品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剧目,也是与观众息息相通的剧目。事实证明,《程婴救孤》完全具备精品的这些要素,他们走出了一条“用精品意识指导艺术,用精品艺术吸引观众”的传统戏曲现代传承发展的新路子。

  精品离不开好演员的支撑。说到《程婴救孤》的成功,不能不说“程婴”的扮演者李树建。李树建1979年开始从艺,在原洛阳戏校学习,后分配到原洛阳市豫剧二团,现为河南豫剧二团团长。他在继承豫剧“豫西调”的基础上,大胆吸收融汇各家之长,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豫剧“衰派”艺术,极大丰富了豫剧须生行当的内涵。《程婴救孤》标志着豫剧在新世纪的崛起,李树建也成了当代豫剧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经典名著改编的成功范例

  当下,改编经典似乎已成为舞台和影视创作的一种潮流。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有的改编者缺少对经典应有的敬畏,甚至肆意颠覆和解构经典。《程婴救孤》改编自经典,其可贵处在于对新时期以来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转换,为经典名著的改编提供了成功范例。

  元杂剧《赵氏孤儿》产生之后,不仅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还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它所传达的追求正义、忍辱负重、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曾激励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编剧陈涌泉在改编这一经典名剧时,首先看重的就是原著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颂的历史精神。《程婴救孤》虽然演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但观众并没有感觉到它很遥远,奥秘就在于改编者“复活”了原著中的历史精神,让观众与剧中人物同悲同欢,在满足审美期待中完成灵魂的升华。

  豫剧《程婴救孤》的故事情节与原著相比,重心已由“复仇”转移到“救孤”,主题也由单纯的“个体复仇”上升到“维系社稷安危”。通过程婴的“救孤之险”、“育孤之艰”、“还孤之痛”,拓展了人性的丰富内涵,将个体人格、民族精神和理性光辉巧妙地统一起来,具备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当代观众在欣赏《程婴救孤》时,能够在历史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互动沟通中, 感悟到生命的意义, 领略到人格的魅力,让心灵接受到洗礼。         (据《人民日报》)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