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马蹄街张家馄饨:那一碗“洛阳味儿”的馄饨
一游洛阳学道 嵩山从师丹丘
西苑之海 东都之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一游洛阳学道 嵩山从师丹丘
□赵荣珦 徐晓帆
  故交司马承祯曾告诉李白,他的二传弟子胡紫阳、三传弟子元丹丘都在嵩山,都是道行高深的一代大师。李白志在学道,径奔嵩山。

  嵩山古称嵩高,为中岳。《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三代指夏、商、周三朝,其都城均在洛阳。因此,洛阳京畿之内的嵩山自然成为中岳,历朝历代,嵩山皆为洛阳地界。嵩山道教兴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即建太室祠,后北魏扩建为中岳庙,规划恢宏,香火不断。嵩山人杰地灵,自汉武帝到此寻仙以求长生不老之后,这里便充满神秘色彩,得道高士数不胜数。

  李白对嵩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对嵩山雄浑的山姿充满敬畏,对嵩山的胜迹满怀虔诚,对路过的每座道观都顶礼膜拜。他打听胡紫阳、元丹丘的修炼之地,得知元丹丘居颍阳山居,而胡紫阳早被唐玄宗任命为汉东(今湖北省随州)太守,已离嵩山赴任。

  颍阳山居位于嵩山少室山南麓,颍水北岸,居高临下,山气苍苍,云雾茫茫,身临其境,自有飘然若仙之感。李白到颍阳山居拜谒元丹丘,提到学道,提到司马承祯大名,元丹丘满口应允,格外关照。元丹丘,号霞子、丹丘子,叶县(今河南省叶县)人。他自幼熟读经书,道学渊博,从师胡紫阳,更上层楼,已成为道教茅山宗第七代嵩山传人,虽一直隐居嵩山,大名早播东西两京。李白从元丹丘学道,见其风流儒雅,举止潇洒,行踪飘忽不定,甚是羡慕。他特写《元丹丘歌》诗一首:“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在这里,李白简直把元丹丘描写成了一个在天地间自由往来的仙人,是他心目中的现实仙人的偶像。

  李白不但对元丹丘人品向往,还对元丹丘的栖居地异常陶醉。他作《题元丹丘山居》一诗这样道:“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这真是仙人、仙居、神仙日子,李白羡慕得五体投地。

  李白爱屋及乌,又作《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诗曰:“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忽遗苍生望,独与洪    (yá)群。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举迹倚嵩石,谈笑迷朝曛。终愿狎青鸟,拂衣栖江    (fén)。”诗中字里行间,李白仙游此地,愿与今仙人元君和古仙人洪 在此地一起修道的欢乐心境一览无余。

  李白对元丹丘所居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里有一“巫山画屏”,元丹丘坐此屏前,引得李白无穷遐思。他在《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一诗中写道:“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风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唐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邈缅,疑入嵩丘梦彩云。”李白在这首诗中用声、情、形、色描绘出巫山的美丽神话和壮丽风光,最后从远古回到现实,从巫山回到嵩山,表达他一心从元丹丘学道的信念。

  李白对元丹丘在嵩山的修炼一直耿耿于怀,他后来离开嵩山居庐山时仍念念不忘,特又写诗《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以寄意:“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曾落。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故人契嵩颍,高义秉丹雘。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偶与真情并,顿觉世情薄。”“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诗中描写了元丹丘在嵩山修炼、不食人间烟火的情操品德,叙述了自己与元丹丘的志同道合,表达了自己想与爱好道教的妻女一同到嵩山学道炼丹的愿望,其崇尚道教的志向淋漓尽致。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