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健康“记录员”,您有吗?
洛阳的“城市外衣”就这样越换越靓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1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从单一的树木绿化,到讲究“大绿量、大色块、大组团”的绿化方式,再到将城市人文特点融入绿化理念,我市道路绿化设计理念不断提升——
洛阳的“城市外衣”就这样越换越靓
  龙门大道洛阳桥南段的阙体设计效果图
  核心提示

  绿化是给城市穿上的美丽外衣。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如今,我市的道路绿化设计理念不断变化,“城市外衣”也越换越靓。那么这些年来,我市道路绿化设计理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城市外衣”又是如何变靓?本报记者带您一起回顾我市道路绿化方式的渐变历程。

  昔日:绿化手段较为单一

  据市园林局城市绿化办主任赵保平介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城市绿化方式基本只有一种:种树。

  【代表路段】西苑路:最具特色林荫大道

  20世纪60年代,由于植物种类较少,市里统一组织在西苑路人行道两侧和中央绿化带两侧种植了四排法桐。如今,这些法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西苑路也成了人们夏季纳凉避暑的好去处,它还被评为“省级绿化达标道路”。

  【代表路段】延安路:大树之间种牡丹

  20世纪80年代,由于延安路的中央绿化带面积比较大,市园林系统的工作人员除在中央绿化带两侧和人行道两侧种了四排法桐,还在此处种植了许多牡丹。后来,由于法桐枝叶茂盛,挡住了牡丹的光照,工作人员就在绿化隔离带北侧改种了一排透光性较好的白皮松,以便为牡丹生长能有充足的光照。

  赵保平说,这也算是我市绿化理念的一次小提升,但当时的主要绿化方式依然是种树。

  现在:条条大道特色鲜明

  赵保平介绍,洛阳新区建设之初,市园林局便着手设计新区道路绿化方案。新区道路绿化的特点是种植的植物数量多、种类多、颜色集中,一种植物在一个地块的栽种相对集中,概括地讲就是“大绿量、大色块、大组团”。此外,道路附属设施的美化工作也开始被设计人员考虑在内。

  【代表路段】太康路:乔灌结合,高低错落

  太康路人行道两侧种植的是法桐,机非隔离带主要种植樱花,中央绿化带种植红叶李、月季、美人蕉等。园林工人还将绿化带内的灌木修剪成规整的几何图形,突出了线条、色块的美,也使整条道路更具观赏性。

  新区的王城大道、开元大道、牡丹大道、厚载门街等多条道路的绿化带都采用同样的设计理念,绿化带内的植物乔灌结合、高低错落,既生动又丰富。

  【代表路段】凯旋路:更加注重附属设施的装饰效果

  在凯旋路的绿化过程中,设计人员更注重附属设施的绿化装饰效果。例如,对免费公厕、变电箱等附属设施从设计到后期装点方面,都注重与绿化道路情调一致,避免显得突兀。绿化带内的变电箱外面用透空栅栏和青砖灰瓦装饰起来,成了一个园林小品,不仅美观,还和周围的绿化植物和谐地融为一体。

  将来:城市人文特点融入绿化理念

  如今,我市的绿化理念又发生了变化:一个城市高品质的绿化理念,除了注重生态、自然效果外,还要将城市的人文特点融入其中。

  【代表路段】龙门大道:蕴涵城市人文理念

  我们从市园林部门了解到,正在建设的龙门大道绿化设计标准档次高,它将被设计为我市的景观大道、迎宾大道和旅游大道。

  龙门大道整个绿化工程分为三段:洛阳桥南至古城路段、古城路段至高铁大道、高铁大道至龙门入口处。它们将呈现不同的视觉特色,并蕴涵洛阳的城市人文理念。

  洛阳桥南段是整个龙门大道的起点,这里的绿化设计将考虑借用汉魏时的入口形式——“阙”的概念,在绿化带内树立六根巨大的阙体,每根阙体上还将刻不同的篆书“龙”字,六根巨大的阙体还暗合“时乘六龙”的含义,这一设计将加强视觉效果,强化入口的标志性。

  此外,龙门大道原有的雪松就地移植,植物的绿化带内将配种银杏、悬铃木、牡丹、红叶石楠等,纯正的色彩会更加突出视觉的冲击力。

  【代表路段】希望路:绿化与休闲相结合

  伊滨区希望路设计一条中央绿化带,两条机非隔离带,两条基础绿化带(处于人行道外侧)。绿化带内主要种植法桐和樱花,基础绿化带内还将穿插建设多个街头小广场,设计有亭子、廊架、公厕等园林小品,绿化带内还将种植枇杷、银杏、雪松、红枫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在这些小广场内还将放置一些景观石,让生态与自然有机融合。

  赵保平说,道路绿化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品位,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下一步,在道路绿化的理念上,他们将更加突出“生态、节约”的理念,将逐步减少植物的人工修剪量,让树木自然生长。将来,我市还会按照城市绿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强调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网络性以及多功能性,形成“山、水、廊、带、园”有机相融的绿化体系。

  记者 王晓丹 文/图

3上一篇